儿童易出现的足部问题有扁平足、后足外翻以及由于足部问题继发出现的X形腿、内八字脚等。
其中,扁平足是指内侧足弓塌陷,站立时足部平贴于地面的一种足部畸形,形成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足部外伤、肌肉乏力及韧带松弛等,严重时可有舟骨下陷、后足外翻、足部疼痛等症状。当步行或站立时,足弓下陷,腿部容易出现疲倦和疼痛,长此以往也会导致其他后遗症。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儿童的健康脚型只达到30%左右,常见的足部畸形有足内翻、足外翻、高弓足、扁平足、拇外翻、前足痛、足底筋膜炎等。足部畸形首先会对我们自身行走功能造成影响,其次生理力线的偏移也会导致足部、膝关节、腰背部和颈肩部的疼痛,或发生盆骨倾斜。足部畸形后期也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家庭及社会问题,对孩子以后的学习专业选择、毕业后的工作选择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服兵役选择报考军事院校、运动员、飞行员、空乘人员等,会给孩子留下人生的遗憾。)
足弓是由足部的骨骼、韧带和肌肉共同构成的向上凸起的弓。足弓是人体很重要的减震系统,当跳跃或从高处跳下时,足弓的弹性起着缓冲震荡的作用,可减少落地时对全身骨关节尤其是对头部的冲击力。另外,长时间行走时,足弓的弹性可对身体重力下传和地面反弹力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不止如此,它还能保证足底血管和神经免受压迫。
儿童足弓通常于4-6岁形成,大部分儿童及青少年平足是先天性的,成人平足可能是儿童扁平足的延续,也有可能是由于其他原因继发引起。
4岁以前,足弓尚未开始发育,足底看上去还是扁平的,很容易被误认为扁平足或者扁平外翻足,实际上这不过是一个生理性的扁平足阶段。正常情况下,4岁以后足弓会逐渐出现,一般到8岁左右足弓可达到成人的水平。
我们的双脚就好比一栋高楼的地基,如果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地基出现问题,使得人体生物力线发生偏移,人体这座大厦就会摇摆不定。为了代偿这种不稳定,身体就会对其他部位的关节和韧带施加更大的压力,而这种长期代偿产生的过度负荷,会造成这些关节韧带的慢性损伤和疼痛。所以,足部的疾患常常会诱发踝关节、膝关节、骨盆、脊柱的病变,而对于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影响则更为严重。足部问题可能导致脊柱侧弯、膝外翻、骨骼发育畸形等一系列问题,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