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天临崩了之后,论文查重变得十分严格
万中国大学生叫苦连天
叫喊着要”弄死“翟天临
那个以一己之力改善大学学术现状的男人
今年的毕业生要操心的事情,不仅仅是能不能毕业。
而是,我的毕业论文,被判抄袭了吗?
翟天临之后,论文查重率要求提升至8%以下
据新华网报道,部分学校的毕业论文“查重率”从原来的30%以内降低到20%,更严格的甚至降到了8%以下。
还有学校增加了重审环节,即对已毕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质量跟踪监控,一旦被查出高于查重率,将直接取消学位证书与毕业证书。
在读懂这句话之前,我们要了解两个知识点
1.什么是论文查重?
所谓论文查重,是指“查询论文内容的重复率,目的在于应对学位论文学术不端和学术论文抄袭复制。”
简单地说,就是我这篇论文,里面有多少东西不是自己写的,而是抄别人的。
知网论文查重入口
2.什么是增加重审环节?
据悉,国内的毕业论文,素来有“一篇论文查四次”的惯例,“初稿查一次,盲审查一次,学校代查一次,答辩再查一次。”
增加重审环节,你没算错,就是查五次。上来一波团直接五杀,对广大LOL-er来说,估计是连faker都无力回天的局。
这条新增规定,看似是为今年的毕业生增加毕业难度,但实际上针对的是已毕业的学生,假如已毕业的学生被查出来查重率不符合规定,那可就晚节不保了。
“这把要凉了。”是很多毕业生的共同心声。
图源:腾讯新闻
论文查重,为何变得如此严苛
简单地说,是为了打假。
据新华网报道称,“目前,在遏制学术腐败方面仍缺乏基础建设,应不断加强监督与监管,改良学术评价体系,确立良好的学术规范。”
想必大家都知道,演员翟天临学术造假一事。
据悉,演员翟天临曾在直播过程中,对“知网”这一论文查重工具表示一无所知,后引发众网友对其博士学位的质疑。
经查发现,翟天临的论文查重率超过百分之四十,此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大量吃瓜群众围观,新浪微博#翟天临相关话题引爆了超过16亿的阅读量。
央视网在得知事情原委后,以“呵呵”二字回应。
图源:风闻
秉承着“字数越少,事情越大”的基本原则,翟天临学术造假一事,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人批评他的人设,有人感叹学术的不公,也有人反思该如何改进整个学术系统。
先不谈结论如何,将来的历史书上,一定会有翟天临的名字。不是因为他的演员身份,而是因为他成为了中国学术改革的一条导火线。
没有毕业论文,不能毕业
当代中国大学生写起毕业论文来,其实真的很不容易。导师随口一句“论文结构不完整”的评语,就能让你改得昏天暗地。
但导师的日子同样不好过,尤其是在答辩前夕才收到论文初稿的老师们,很大程度上要被气到七窍生烟。
既然都不愉快,学生和老师又何必相互为难呢?很抱歉,如果你没写毕业论文,或者毕业论文被不幸挂掉,那你就只能拿着结业证书“毕业”了。
毕业论文的要求,是国家学位条例明文规定的。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开始施行。按照规定,要申请学士学位的毕业生,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还要具备从事科研、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而在随后颁布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中,检验毕业生能否合格出厂的方法,被划定在窄窄的一小块范围内,也就是写毕业论文,或者是做毕业设计。
当然,不同专业的具体要求并不一样。同样是文科生,读中文系的要写毕业论文,读编剧专业可能就是创作剧本。理科生和工科生,有的需要建模、画图、做实验,提交毕业设计;有的埋在文献里研究理论,写毕业论文也可交差。但毕业生想要拿到学位证书,就得完成这个任务。
这种强制性的毕业论文制度,来自于熟悉的味道——苏联。建国初期,中国确立了“以俄为师”的建国方针,高等教育领域也开启了“苏联模式”。一大批苏联教育学教材被翻译出版,高等教育系统也被大刀阔斧地改造。
大量综合性大学被改成工科院校,人文社科专业没有了立锥之地。很快,民国时期效仿英美建立的高等教育系统,被改造成服务于社会主义的“专科院校体系”。学年制、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教学制度,正是在这时候被照搬过来。
在当时,文理科生要写毕业论文,工科生要完成毕业设计,最后还要通过国家考试,合格了才能毕业。
到了80年代,中国正式建立了学位制度,规定学校没有自主授予学位、开设课程、设置专业的权力。学位条例要求毕业生写毕业论文,学校没有反驳的能力,处于食物链底端的学生,也只好乖乖完成任务。
年中国进行了大学扩招,有些人以为大学生既然变多了,毕业论文的要求可能就会放宽一些。然而,要求并没有变宽,反而更严了。
年国家首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进行了重新修订,增加了一项新规定,即:本校的论文答辩必须邀请外单位的有关专家参加,以免高校护短自己学生而在毕业论文上放水。
所以,虽然论文写得怀疑人生,答辩被怼得体无完肤,对于大学生们而言,毕业论文是痛苦但必须要完成的一件事情。
论文写得死去活来
对许多中国大学生来说,被逼着挤出一篇毕业论文,别说有多痛苦了。因为,这很可能是他们第一次正儿八经地写一篇“学术论文”。
实际上,在大学四年里,许多大学生已经写过不少课程论文了,有一些专业还有学年论文的要求。但写了这么多,并没有什么用。
本科四年的学习都水水过了,写毕业论文突然要做出成果,简直是天方夜谭。大学前六个学期,学生往往要在一个学期修完20-30学分的十余门课程,每个课程都是一个不同的领域,一学期要写作数万字课程论文,可想而知,分在每篇论文上的精力十分有限。
年,一份对青海某高校人文学院的调研还发现,80%的大四学生,毕业论文选题都是临时挑的。只有20%的学生,将课程论文选题用于毕业论文。可以想见,平时小打小闹的课程论文,对毕业论文的帮助并不大。
部分高校也开设了论文写作课,但正如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张涛甫教授说的,“目前论文指导,主要靠‘师傅带徒弟’,学校即便有专门课程,也普遍学时很少、内容单一,主要只是格式介绍。”
没有硬核的论文写作技能,却面临着史上最严的毕业论文要求。很多人以为翟天临是今年毕业论文要求变严的始作俑者,但其实年10月,教育部就已发文要求对毕业论文的“形式、内容、难度进行严格监控,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奠定了本科论文严格审查的基调。
而今年年初翟天临翻车之后,各大高校更是纷纷要求严查本科毕业论文,大学生们当初吃瓜多积极,现在就多后悔。
最让学生意难平的是重复率卡得没有道理。很多学科论文不可避免要涉及大量专业术语,文献综述部分需要概述前人研究成果,甚至致谢都可能给论文加重。
事实上,低重复率未必意味着原创性或者高质量。想要划水过关的学生,还是可以靠一些投机取巧的方法应付查重,下载十几篇同样主题的论文然后调换语序、换个说法、英文翻中文,或者抄课本或同级学生论文等没有被收录进知网的文献。要炮制一篇查重过关的学术垃圾,不是什么难事。
除了论文降重令人头秃,反复查重也成本高昂,隔三差五就有贫穷愤怒论文狗喊话翟天临赔钱。
当苦逼论文狗们历尽艰辛肝出论文,通过查重,还要提心吊胆等盲审。
盲审是隐去姓名和导师信息送外审。自己的导师清楚学生的水平,也就不互相为难了,但盲审的老师觉得论文有抄袭嫌疑的话,不仅学生毕不了业,导师也有连带责任。
随着今年论文盲审的抽检人数增加,导师对毕业生也格外严厉。
写论文虽然苦点累点,但如果写完之后能有本科圆满了的巨大成就感,毕业论文也就不会这么饱受吐槽。论文狗们最痛苦无力的,恐怕就是明知道自己在炮制学术垃圾,却还要为之发胖头秃不眠不休。
不过,生在中国,你也要庆幸。无论你的毕业论文写得多烂,学校也许都会让你通过。毕竟,相比起论文质量来说,他们可能更看重就业率。但如果你依然对相似度没有信心,可以选择我们的proofreading服务!
侨民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