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日前,各高校接到教育部一份文件,各项意见要求大学生“增负”。
这份文件可真是有的放矢,从日常上课,到论文答辩,再到毕业清考,凡是需要严格管理的事项全都赫然在列。
教育部的态度很明确,一度松弛的口袋开始收紧,大学将从“宽出”变成“严出”。
其实这事早有预兆,今年6月21日的时候,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已经在成都召开的工作会议上表态: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应该扭转。
“没有挂科的大学不完整”,这句话稍显夸张,更有许多玩笑成分,却也反应了如今大学生挂科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
大学是人才的“摇篮”,中国的“摇篮”里充斥着挂科的人才?
它所腐蚀的不仅是当下,而是“中国制造”,是中国未来产业布局!
是20年甚至40年后的未来!
41年前的一声惊雷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想要看清当前大学之困,就必须明晰高考恢复这41年来的风风雨雨。
年12月,万考生涌入考场,进行高考恢复后的首场考试。受限于当时的办学条件,只录取了不到30万人。
尽管人数不多,但这是中国大学再次进行全面招生,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相较于之前的推荐录取,通过高考的大学生整体素质要高不少。
毕竟年大学重新开始招生那时,可是经由推荐录取的学生,他们必须先当过三年以上工人、农民或士兵。
这三年内,工作、劳动占据了他们学习的时间,甚至荒废了学业。不少大学生的知识储备并不充足,甚至不少教授抱怨这些学生还不如高中生。
41年前恢复高考的时候,领导人真的是一个急迫啊。
年8月4日至8日,中央开会,要求年内恢复高考;
8月13日至9月25日,教育部也开会,再次讨论年内恢复高考,并一锤定音;
10月21日,中国各大媒体公布恢复高考的消息,一个多月后就开考。
究其根本,恢复高考的首要目标是为了为新中国储备人才,为一项百年大计——改革开放做的长远准备。
并非局限于40年前,而是将目标放在千禧年之后。
变革,从顺应时代开始
在年大学扩招之前,高校扩招年均增长都只在8.5%左右,但相较于人口增长曲线来说,还是太低了。
中国在上世纪有两个婴儿潮,分别是年到年,年到年。
尤其是年到年这10年,净增长人口达到1.43亿,年平均增长人口万人。年人口出生率就已经达到了18.2‰,而年更是突破了20‰,高达20.9‰,年达到了23.3‰的峰值。
如果大学不扩招,中国将会有大量人口无法接受高等教育,不仅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更会增添社会不安定因素。
要知道年的时候,国企改革新增了万下岗工人。如果不扩招,年,正好是年的新生儿步入社会之时,这将会极大的增强社会竞争。
高校扩招,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变化。年,全国高考录取人数为万人,录取率为34%。年呢?录取人数增加了52万人,增幅高达48%!录取率也直接升至56%!
在年的时候,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在校人数就超过了万。录取率也节节攀升,在年的时候,录取率首次突破了70%,达到了72%!
高校扩招是顺应时代的变革,但是这么些高校也不能凭空变出来。且不提校园的基础建设,师资力量怎样才能满足越来越大需求成为了关键。
毕竟校园可以建,但教授就那么多,总不能让中学教师来大学上课吧?
越做越脆的盘子
想要实现扩招,就必须将高校这个盘子做大,即扩大高校的数量与规模。
简单来说有三条路,一是让更多的专科院校升级为本科院校;二是让本科院校扩大规模,形成综合型高校;三是增办更多的院校。
年的时候,我国有多少所院校?大概是所。到年,这个数字翻了一倍都不止,大概有所高校!
而高校增加院系也成为了常态,就算是以经济政法闻名的学院,也会增加几个工科院系出来。
这个盘子是大了,但是也脆了。扩招让更多的新增人口可以接受高等教育,但是却埋下了两个隐患。
一是大学生整体素质降低了。在扩招之前,高校录取率只有年达到了40%,而年呢?录取率最低的广东地区都达到了81%!
当然,和院校录取的都是具备扎实学科知识的顶尖人才,这些人相当于扩招前的大学生。
年,北京一本录取率最高,也才30.50%,录取率最低的河南省仅为7.80%,这样的比率与扩招前是相当的。
但是从整体来看,大学生平均素质仍然降低了。
二是高校整体讲学质量降低了。扩招之前,大陆高校的师生比是7:1,而欧美的发达国家介于15:1至20:1之间。
那时候的大学,教授与讲师工作压力更小,也能够让他们对每一名大学生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