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长短腿?
长短腿分为:结构性长短腿和功能性长短腿
1、结构性长短腿
结构性长短腿是由于某些原因导致的两条腿的绝对长度不一样。
正常情况下,人的双腿长度并不会完全相等,但是大多数人长度差一般不超过4mm,也就是说长短腿差距在4mm以内,人体是可以代偿掉长短腿产生的问题,但是如果绝对长度超过4mm,那么就很可能出现症状,当然这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些人肌肉力量强,身体控制好,那么出现症状的几率就要小很多。
2、功能性长短腿
功能性长短腿比结构性的长短腿,更普遍、更常见。
由于种种原因,本来长度近似相同的两条腿发生了长短上的差距,但其实本身并不是真的不一样长(或者说长度在4mm以内)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假性长短腿,一般来说,这种长短腿的病因也比较复杂,有骨盆侧偏的原因,也有是膝关节或者踝关节的问题,甚至踇外翻也可能会导致长短腿。
长短腿会导致哪些问题?
一般来说会导致很多问题,下肢的生物力学不平衡如髂骨的旋转,内收肌的紧张程度不同等等,都会导致骨盆的侧偏从而出现骶髂关节和脊柱的疼痛,而且这种症状很可能是一直治不好,反反复复,因为病因并不在脊柱或者骶髂关节本身,而是由于下梁不正(长短腿)才出现了上梁歪(疼痛、骨盆侧倾、脊柱侧弯)。
怎么判断长短腿?
方法一:在仰卧位下,两只手触诊双足内踝,然后自然坐起观察两内踝的是否平齐。如果两内踝平齐则可能不是长短腿,这时与骨盆关系不大,如果两内踝一上一下,则可能是骨盆侧倾引起的长短腿。
方法二:俯卧位下被动屈膝,看两侧足的高低。
方法三:在俯卧位下用一个卷尺直接测量左右腿的长度,起点是肚脐,止点在内踝。
如图所示:比较两腿的髂前上棘到内踝的距离,即可知道是否为真正的腿长不等。如果不一样长,那就是结构性的不等长;如果一样长,下一步就要判断是否是功能性的不等长。
确认并不是真正的腿长不等之后,医生可以进一步测量从肚脐到内踝的长度,距离不等就表示外观之腿长不等。如图:
造成长短腿的原因?
导致长短腿的问题原因有很多。
1、骨盆的问题。
首当其冲是骨盆偏歪,由于骨盆双侧力学不对称,使得一边骨盆被牵拉,身体重心就会失去失衡。我们知道,骨盆是靠周围的肌肉附着才得以维持稳定,一旦发生偏歪,双侧的肌肉力量大小就会不一样,进而发生骨盆一高一低,这时候长短脚就出现了。
2、双侧腰背肌肉力量不均衡。
其中,重要的一块肌肉叫腰大肌,也称大腰肌,为一长梭形肌肉,起自腰椎两旁,与髂肌共同终点于股骨小转子上,合称“髂腰肌”。肌肉的牵拉是复杂的,但是总体是对称的。首先是肌肉牵拉失去平衡,进而发生骨盆倾斜问题。
3、脊柱侧弯问题。
临床上,许多患者在脊柱生长发育期,不注意坐姿或者是睡姿,由于长期的力学不对称,就会发生脊柱侧弯。早期的脊柱侧弯是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的,所以就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期。由于脊柱发生了侧弯,就会出现腰部肌肉对骨盆的强力牵拉,进而出现骨盆偏歪和外观性长短腿的问题。编辑新经络白癜风治疗价格白癜风治疗时间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