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文化名片古渑大地的韶风古韵李向伟

白癜风要怎样治疗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78491.html

编者按:为进一步推进三门峡“文化名市”工程建设,落实全市宣传思想工作“十大工程”,讲好三门峡故事,擦亮“天鹅之城”城市名片,市社科联邀请周大新、张丙辰、韩达、李同昌及“河南思客”等46名社科名家、知名作家走进三门峡,捕捉生态之美、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现隆重推出系列采风佳作,以飨读者,敬请   如果有人说,人类的起源在非洲,你可能会同意,但每一个河南渑池人都会很坚决地说:不!人类起源在俺渑池,渑池的上河曙猿。为什么叫“曙猿”?曙就是曙光的意思,天将亮未亮的时候,就是猴子快要进化到类人猿之前。

  古人类学家称曙猿为“类人猿亚目黎明时的曙光”,是灵长类动物向类人猿进化的过渡阶段。年至年间,中外科学家在渑池县南村乡任村上河自然村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具有高等灵长类哺乳动物特征的曙猿化石,距今万年左右。这一发现无疑是革命性的,因为在上河曙猿化石发现前,世界上最早的高等灵长类动物化石发现于非洲,距今万年,因此,古人类学界曾认为,人类最早的起源地在非洲。渑池上河曙猿化石的发现,在时间上把人类的起源提早了万年,在空间上把人类起源从非洲转移到了亚洲。

  黄河从渑池北境逶迤奔涌,秦岭的余脉在这里起伏蜿蜒。01年夏天,在距离上河曙猿化石发现地不远的渑池县五凤山景区,“河南思客作家采风团”的作家们乘坐的汽车,在窄窄的山路上盘旋而上,山道两旁茂盛的树木枝叶不停地擦划着车窗。每一个急拐弯处,司机师傅都要小心翼翼打好几把方向盘才能调过来,大家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为这里的山高路险而惊叹。

  步行在山顶小道上,四望群峰连绵,苍山叠翠,山谷间涌起阵阵绿色的波涛,远处山头上爬着一大块轻柔得像棉絮一样的云。虽然是初夏,古渑大地已然是花果飘香。野核桃、野桃、野柿子刚刚挂果,野桑葚却正是成熟的时候,石径上到处散落着熟透了的黑紫色的桑葚,一不小心踩上去,“吱”的一下,路边野草的叶子上就会挂上一抹猩红。一伸手就可以拉起桑树的枝条,摘下几颗暗红色的桑葚放进嘴里,清香甘甜的味道便一直渗透到心里。

  山美水美还有美味,一个现代人都流连忘返之地,自然也可以孕育出远古的人类。那么,确定人类的起源就是中国的渑池吗?我问一名当地同行。当然,这可是中科院认定的,有空可以带你们去看中国科学院古人类研究所在我们这儿立的碑,他说话时一脸坚决。

  我笑了,不用看,我信!这么好的地方,人类的祖先太有眼光了。噗,对方也笑了。

  返程途中,我的思绪还沉浸在为上河曙猿的愤愤不平中。这个在古人类学界堪称颠覆性的伟大发现已经过去30年了,为什么至今还藏在深山无人知?为什么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说法仍然甚嚣尘上?以至于我这个近在咫尺的洛阳人都不知道人类的起源竟然就在家门口,就在中国河南渑池!

  我知道许多地方都在争夺历史文化资源——诸葛躬耕地、老子故里、杜甫出生地之争如火如荼,更有甚者,有的地方宣称发现了女娲的遗骨,有的地方竟然挖到了孙悟空的墓穴,照着这样的思路走下去,相信“嫦娥奔月地”“后羿射日地”也很快就会被“发现”。难得的是,人家竟然能把这类“一眼假”的东西渲染得有鼻子有眼,让人不信都不行。而像渑池上河曙猿化石这样货真价实的宝贝,是不是更需要我们放开喉咙吆喝吆喝?

0

  渑池的南部有一座小山,不算高大,也不算奇峻,可是却有一个非常优雅的名字——韶山。

  韶山的南坡山脚下有一个小村庄,位于一个三面环水的台地边缘,仍然是有山有水的地方。山上呢,必定是林木丰茂,飞禽走兽出没其间;河边呢,自然也是水草肥美,鸟儿翩飞,鱼虾浅翔。看来,无论是类人猿还是现代人类都喜欢在这样的地方栖居,毕竟,渔猎曾经是人类维持生存的最重要的手段。

  也许是在一个旭日初升的早晨,也许是在一个霞光满天的傍晚,有一个人站在村口向北面的韶山仰望,风正气清,满眼韶华。于是,这个小山村就重新拥有了一个既有美感又带着动感的名字——仰韶!我想,这位站在村口的仰望者一定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大儒,否则,怎么一次不经意的仰望,就把这个小山村赋予了诗一样的名字?

  仰韶村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韶山伴着他们,时而白了山头,时而绿了枝丫,一年又一年。长年耕作的田地里偶尔会翻出来一些红褐色的陶片,他们经常随手捡起来扔到田边。如果多了,还需要一片片捡起来扔进柳筐,倒在地头上。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在他们眼里因为耽搁庄稼生长而令人讨厌的瓦片,在一个叫安特生的瑞典人眼里竟然成了宝贝,并因此引发了一个惊世大发现。

  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规模宏大、内涵丰富、历史长久的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横空出世。距今年~年,混沌初分,人智稍开,文明的曙光在这里若隐若现,仰韶文化星火燎原般在中华大地传播。目前已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存有多处,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远古时代面积最大、内涵最丰富的地域文化。

  以仰韶村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为标志,年也成为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元年。如今,仰韶文化遗址的考古挖掘已经进行到第四期。在考古发掘原址建设的全国独一无二的考古文化遗址公园已经初具规模。公园地势高低错落,可以行车的道路缠绕其间。公园里花团锦簇,不同风格和造型的彩陶雕塑散落在花海里,文化和自然在这里完美融合,微风把花香、草香和泥土的气息匀和在一起,让人心旷神怡。在这里,你似乎还可以呼吸到从精美的彩陶器里散发出来的历史文化的气息,仿佛还可以看到几千年前彩陶坊里人们修坯、描彩,烧制陶器的场景。

  仰韶文化考古公园里保护有一段几百米长的文化土层剖面,最上面的耕作层、压在下面的仰韶文化层,以及最下面的生土层清晰可见。祭坑、葬坑、居住的穴洞等人类生活遗迹清晰可辨。最著名的仰韶彩陶文化标志性器物——尖底小口彩陶瓶也是在这里发掘出土的。不少人在这道文化断层墙前流连。大家似乎都成了考古人,不断谈论着自己的“新发现”。“那儿的土里混着草木灰,一定是古人做饭的地方。”工作人员笑着纠正,有草木灰的地方不一定就是做饭的,他们也会把草木灰铺在居住的洞穴里,防潮用的。

  站在这面考古墙前,仿佛回到了几千年前人类刀耕火种的岁月。这样的考古文化遗址开发保护可谓别开生面、独具匠心,让每一个参观者都有一种深深的代入感。

  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文明之光在这里熠熠闪烁,照亮了历史的漫漫长夜。仰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源性文化被铭记,被尊崇,而这个伟大文明的原点,在渑池。

03

  在渑池县城西1公里处,渑水与羊河之间,有一座纪念战国时期秦国与赵国会盟事件的亭台,叫“秦赵会盟台”。

  会盟台呈立体梯形结构,下阔上窄,台高目测有二十几米。四面都有台阶通向台顶,台阶之外广植苍松翠柏,大的已有碗口粗细。

  台基东侧有一通四方形的石碑,立于水泥筑成的台基之上,碑上刻有隶书的“古秦赵会盟台”6个大字,为近代关中著名金石家、书法家寇遐手书。碑体已轻微风化剥蚀,写满了岁月沧桑,现在已安装了玻璃保护罩进行保护。石碑的后面有原国民党著名将领卫立煌年重修秦赵会盟台时撰写的碑文。经过近百年的风吹雨淋,碑文字迹依稀可辨,细看有“相如于斯时也,不为利诱,不为威屈,折冲樽俎,以保疆邑,其智勇兼备,忠诚为国,诚足馨香百世”等语,言辞谦敬、褒奖有加。

  年的中国,正值全面抗战艰苦卓绝之际,倭寇焰凶,“亦犹秦逞凶顽”,每一个时局中人都难免有感同身受之慨。

  拾级而上,两侧斜坡上的松柏郁郁苍苍,树下野草萋萋,颇有一些苍凉之感。及台顶,台面约0平方米,四周有汉白玉的围栏,雕刻有春秋战国题材的浮雕,栩栩如生。

  台上建有一座八角重檐尖顶的碑亭,红柱黄瓦,檐角高挑,似翩翩欲飞。亭下同样有一四方形的碑碣立于基座之上。石牌的正面是六个金色的大字:“古秦赵会盟台”,为已故当代著名书法家舒同先生书写。碑的背面刻有《重修秦赵会盟台碑记》。这通石碑是渑池县人民政府年重修秦赵会盟台时所立。

  石碑无言,盟台巍巍。飒飒松涛似乎在讲述着当年发生在这里的刀光剑影和波谲云诡。公元前79年,秦昭襄王邀赵惠文王在渑池会盟。渑池既不属秦,也不属赵,而是属于秦国的邻国韩国。其时秦国经商鞅变法后日渐强大,羽翼丰满,对东方六国早已虎视眈眈。秦国东进最大的障碍就是离得最近、实力强大的赵国。此时的赵国国君赵惠文王的父亲正是以“胡服骑射”闻名的赵武灵王,赵国经历了赵武灵王的改革,也成为战国中后期的强国,实力不容小觑。暴秦对强赵,既垂涎欲滴,又有所忌惮。秦赵会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史载,秦王与赵王会见时,胁迫赵王鼓瑟,并令史官记入秦史,使赵王感到无比难堪。这时,赵国上大夫蔺相如正气凛然地强请秦王击缶,亦令赵国史官记入赵史。秦国官员又勒令赵国割地给秦王祝寿,蔺相如也要求秦国割都城咸阳给赵王祝寿。针锋相对,唇枪舌剑,但最终双方都没有撕破脸皮,秦王与赵王言归于好。为表示偃旗息鼓,停止战争,双方士兵将兵器堆放在一起,捧土埋藏,遂成会盟高台。

  站在秦赵会盟碑前,由秦赵会盟想到了“秦晋之好”这个成语,当时的晋国正是赵国的母国。当年秦晋的三次联姻,无一例外都是政治联姻,有委曲求全,有忍辱负重,充斥着利益交换。婚姻只是工具和法码,稍有风吹草动,脆弱的平衡就会被打破,姻亲之间动辄反目成仇。这样看起来,秦晋之好原本的面貌并没有那么美好。00年过去之后,强秦还在,晋已为韩、赵、魏取代。秦赵会盟到底是赵国的胜利,还是暴秦豺狼捕食前的喘息?

  高高的土丘掩埋了一段动人心弦的历史故事。脚底下真的有锈迹斑斑的刀枪箭矢吗?又想起了杜牧的“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曾经在长江边发出赤壁之叹的诗人杜牧,如果站在这里,面对曾经的历史风云,又会发出什么样的感叹呢?或许是“六国不与强秦便,七雄犹在无始皇”吧。

  一场会盟和一纸盟约终究抵挡不住历史车轮的碾压。40多年后,秦国虎狼之师大举侵吞东方六国,韩、赵、魏、楚、燕、齐先后灭亡。渑池所在韩国首当其冲,最先被秦国吞并。

  秦晋结好,为了利益,秦赵会盟同样充满算计。当年的晋国如果对卧榻之侧的秦国早作警惕,不为利诱、不为亲惑,不割地贿秦,也不至于养痈遗患。同样,面对咄咄逼人的暴秦,赵国如果不被短暂的会盟和休兵止战迷惑,而是利用这一段发展的战略机遇,用贤任能,变法图强,未来的秦赵对决或许就是另外的结果。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杜牧感叹。

  人文渑池光华璀璨,现代韶州风物秀美,两天的走马观花已让人深深陶醉。同行的朋友有的以画家般的笔触描绘出了魅力渑池五彩斑斓的锦绣画卷,有的以摄影家的视角全景式地展现了活力渑池无处不在的勃勃生机,而吸引我的却是从远古到近代,古韶大地穿越千万年的古风古韵。(本文配图摄影均来自《河南思客》资料图片库)

作者简介

  李向伟,大学文化。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杂文学会理事,洛阳市杂文学会执行会长。

可滑动浏览

点亮天鹅城·文学的时代担当论坛召开了(1)

著名作家周大新来三门峡陕州区采风()

牛兰英在点亮天鹅城·文学的时代担当论坛上致欢迎词(3)

中央省市主流媒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touxian.com/gzys/144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