鍖椾含婀跨柟涓撴不鍖婚櫌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529/9004558.html
自从有了孩子,那就有了操不完的心,眼瞅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更多了,眼歪口斜要不得,身高不够很着急,走路和别的小孩不一样更是要追根究底。
说起来,都是一把辛酸泪啊。
钧妈和大家说了很多内调外养,吃喝拉撒的事项,只是这载着我们走遍天下的一双脚却没有姓名。
这可忽视不得,脚好,我们才能走的更远更稳。
脚部有哪些常见问题
1.足外翻:足外翻又叫外翻仰伸足,是指儿童足跟轴向外偏斜,是足部常见畸形之一。
足外翻是因为脚部肌腱发育异常导致的一种畸形,同时伴有扁平足和舟骨塌陷,小腿中点、跟腱中心、跟骨中心三点连线呈型。
另外,足外翻还会会引发踝关节外翻变形。
2.扁平足:上面我们说了足外翻一般会伴有扁平足。俗称“平脚板”,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甚至有不少人自己就有。
有些可能是小时候就有,而有些则是成人后才慢慢出现。有人一辈子可能都没啥感觉,称为无症状性,有人会有不舒服,称为症状性,少数比较严重的情况则是走一点路就会很疼,严重影响到日常的生活。
3.八字脚:是指在走路时两脚分开像"八字"。分为内八字和外八字,都是因为足部错误受力所致,八字脚因为走路姿势不雅,影响孩子的自信心,也越来越被重视了。
4.高足弓:俗称叫高弓足,即足弓要比正常人的脚高。
高足弓确实对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如足弓高的病人,从穿鞋、运动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但是足弓增高并不一定需要治疗,部分正常人足弓也会增高,但是没有明显的畸形或者出现异常的形态,足弓增高只有出现病变或者异常情况影响到功能才会去治疗。
脚部问题的危害
1.让宝宝走路不舒服,疼痛,易疲惫,难以走远路;2.足跟容易和鞋子摩擦受伤;3.没有足弓,在站立、行走、跑跳时,脚部起不到缓冲作用,影响孩子运动时的速度和耐力,进行体育活动时,弹跳力及平衡力差;4.足部关节可能发生退行性变及关节炎,后期可能出现脊柱倾斜,腿型不直,足底筋膜炎等;5.严重的扁平足还会引发身体其余部位的问题;6.影响膝关节发育,造成X型腿;7.受到同伴的嘲笑,影响孩子的自信心。
如何自行判断是否脚部有问题
相对来说,八字脚和足外翻都比较明显,能一眼看出不对劲。扁平足则是孩子在生长过程中,慢慢出现的。
那么想要判断是否是扁平足有这样两个方法:
首先拿一张白纸放在地上,然后把脚用水浸湿踩上去,像你平时走路一样留下脚印,根据水印判断。
根据脚压在A4纸上所得到的水印和下图中的脚印比对即可知道自己对应的足弓类型。
高足弓的形成脚印特点为前脚掌和后脚掌分离或几乎分离;扁平足脚印的特点是前后脚掌过度平滑,几乎没有明显的弧度;正常足弓介于前两者之间。
比如经过对照后,上图中脚印对应的应是正常足弓。
孩子可以在家长的辅助下完成这项测试哦。
扁平足虽然很好判断,但家长也要注意,3岁前幼儿足弓下有脂肪层,掩盖足弓,形成假扁平足。
在3至6岁之间渐渐被身体吸收,足弓会随着生长发育长出来。若6岁后足部仍呈扁平足情况,已可判断有扁平足。
稍大一些的孩子,还可以根据鞋子来判断是否扁平足:
拿一双常穿的鞋子,根据鞋底磨损部位的位置来判断。
正常足弓的鞋底磨损部位为:
高足弓的鞋底磨损部位为:
扁平足的鞋底磨损部位为:
1.为孩子选择一双合适的鞋:
给孩子穿上新鞋后,如果足跟和后鞋帮可以放进去大人的一个小手指,就说明是合适的,否则就是过大或过紧。鞋底要有适当的厚度和软硬度,儿童鞋适宜的鞋底厚度应为5毫米至10毫米,鞋跟高度应在6毫米至15毫米之间。2岁前的宝宝最好穿高帮鞋,可以保护脚踝、防止继发性扁平足。
2.不要让孩子长得过胖:
很多家长都喜欢孩子长得白白胖胖的,看着喜气,但从健康方面来说,不提倡过胖哦。宝宝的足弓本来就比较薄弱,不能负重过大,如果太胖了,小脚丫会难以承受,足弓会被“压塌”。适当控制体重对足弓发育有利。
3.不要让孩子学走路太早:
宝宝年龄越小,足弓的承重能力越差。所以,不要急着让宝宝学走路,因为过早走路对足弓的压力会更大,可能造成更大的伤害,容易造成扁平足。
4.留心孩子的坐姿等:
要多留心孩子平时的姿势,包括走路姿势和静止时的姿势。若发现宝宝有“内八字”或X形腿,喜欢跪坐及W形坐的宝宝,父母应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姿势,从而有效地减少儿童因足部功能性问题而引发的后遗症。
5.多赤脚玩耍:
小时候农村的孩子的大多赤脚到处玩耍,现在家长们都不让了,其实这是对身体有好处的行为哦。让宝宝在沙滩或草地等柔软地面赤足步行,行走时尽量让足底外缘着地,或是让宝宝打赤脚在斜板上做步行练习等,这些都是不错的有效预防和纠正扁平足的足部锻炼方式。
钧妈总结:
如果孩子的扁平足还伴随疼痛,或者步态异常、反复扭伤、腰背疼痛,就一定要请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
大家好,钧妈要跟大家说一件事,因为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