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92604.html2周前,有个宝妈带6.5月女宝来体检,体格发育良好,但是运动发育有延迟趋势,看到别的宝宝5-6月都开始坐着玩了,而自家宝贝连靠坐都会歪倒,宝妈特别担心……追问孕期产检及出生史均无异常记录,但是在带养婴儿的过程中,他们很少放手让孩子自己趴着玩或自由翻滚,基本都是抱在手上,现在一离开成人的怀抱,孩子就紧张、哭闹,没有安全感……“爱不释手”,决不是好事情!既没有高危因素,也没有病理情况,为啥会这样呢?今天,吴医生带宝妈们继续了解婴儿的运动发育特点,通过科学合理的家庭照顾,促进婴儿的运动技能发展……出生6个月后,小婴儿逐渐成熟,已适应了家庭生活环境,以及与家人的相处模式,生活作息节律变得规律,通过探索、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动作技能,开始尝试各种自主活动、自主游戏,玩耍时间延长,与人互动增多……充分的“地板时间”
一、各月龄阶段动作发育(接前一篇,文末有链接)
(一)6~8月龄婴儿
1、大动作从独坐到爬行自由变换体位:6~8月龄婴儿,学会从坐位到爬行体位转换,逐并开始自主移动和控制身体的平衡。儿童的动作发育是循序渐进的,并且动作之间有一定的延续性。如果前期未经过充分的俯趴练习,躯干的核心肌群未得到充分锻炼,爬行时因身体重心的抬高,婴儿克服体重和保持平衡的难度加大,因而影响爬行。腰腹肌乏力自主变换体位直腰自由爬行发育促进:帮助宝宝学会向前交替支撑前行、手臂及腰腹肌肉的力量练习,用球类或其他移动玩具诱导宝宝爬行、追赶。注意事项:运动范围扩大,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快速爬行前奏加速爬行2、精细动作半岁后,婴儿双手协调动作增加,会双手持物、传递换手、对敲、撕纸等动作,拇指与其他手指合作协调,能做拇指与其他手指钳取、拇食指捏取或拇食指尖摘取小物等动作。5-6月龄起精细动作快速发展发育促进:用玩具从不同方向诱导婴儿抓取,鼓励宝宝手抓食物自喂,锻炼眼-手-口动作协调,手指动作更加灵活、熟练、准确。注意事项:由于爬行使活动范围扩大,安全隐患伴随而来,要做好各项防护措施,如:电源插口安全盖、装防护栏、包裹墙角等,避免宝宝发生磕碰伤、烫伤,防止误食小物品或玩具等。抓食有助眼手口动作灵活(二)9~12月龄婴儿
1、大动作9月龄左右,婴儿开始拉住床栏尝试站立,逐渐学会由坐位-蹲位-扶站的体位变换,逐渐扶着家具横向走动;蹲位-扶站扶床站起11月龄以后,大部分婴儿可独站片刻,能够扶走、牵手走,甚至独走几步……开始尝试自主行走啦!牵手走发育促进:为婴儿创造学步条件,通过牵走、推车走等,帮助婴儿平稳迈步、控制平衡,注意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深一脚浅一脚的快乐推车学步2、精细动作到1周岁左右,宝贝们的手指灵活、动作协调,可学习使用餐具自我喂食,他们会扶着杯子喝水,能够配合照护者穿脱衣服等,有些还会几页几页地翻书……温馨提示:在宝宝独自玩耍时,尽量不要打扰孩子,以免影响专注力的形成,但是,一定要有成人在旁陪伴,宝宝有需求则及时回应,放手、不放眼!锻炼手指的玩具翻阅布书(或绘本)二、动作发育异常的预警征象婴儿生长发育有其规律性,虽然发育有个性化的快、慢之别,但是不会偏离正常轨道,如果出现发育延迟2~3个月以上,或者异常动作或姿势,需高度警惕,尽快到专科就诊。6~12月龄婴儿异常的动作发育如下:8月龄时:如果宝宝还不能独坐,还不会双手传递物品,没有双手协作的动作出现,孩子可能存在发育落后。12月龄时:如果宝宝还不会扶着物体站立,不会用拇指和食指对捏取物,不会拍手表示“欢迎”、挥手表示“再见”等肢体语言,可能存在发育异常。异常姿势:有无法控制的肌肉僵硬,或者关节位置异常,动作或表情怪异,如软瘫、足外翻、角弓反张及肌张力异常等,提示孩子存在异常情况。需尽快到儿童心理行为康复科或发育行为儿科就诊,做必要的专科检查,尽早确诊、早期干预,以提高孩子的生存质量,获得良好的远期结局。站立时足外翻角弓反张肌张力低下儿童生长发育有其自身规律,每个孩子的动作发育存在个体差异,可能会稍早或者略有延迟,但是不迟过2~3个月。否则,提示可能存在发育异常,需尽快到发育行为儿科或儿童心理行为康复科就诊。
一旦发现预警征象,就要到专科就诊,早诊断、早干预,效果越好。
因此,婴幼儿要按计划、及时进行常规体检,通过必要的检查及发育筛查,及时发现发育风险,以免错过了专科干预的最佳时机。(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相关链接
《儿科医生手记》——读懂你的宝贝(5):婴儿期的运动发育之一
特别说明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