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的足部出现问题的时候,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就是足部的疼痛,在之前的文章中文章我们讲了足跟的疼痛引起的——跟腱炎和足跟脂肪垫炎。可点击下文查看:
常见的足跟痛-跟腱炎
本篇文章为足跟疼痛系列的第三篇——足底神经卡压综合征。这也是引起足跟疼痛的常见疾病。
可能大家会疑惑,什么是神经卡压呢?给大家举个例子,如我们常听到的腰椎间盘突出,该疾病就是腰椎间盘突出后压迫神经所致下肢疼痛,麻木;它就是一种常见神经卡压疾病。
脚部神经卡压都会有什么症状呢?能治好吗?是不是要手术?会留下后遗症吗?这些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与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1、了解足底神经的解剖位置及其功能神经系统就像我们生活的电路,分布错综复杂及其广密,但分布是有一定规律及特点。足底的神经尤其丰富,但容易被卡压的神经(足底外侧神经第一分支),这跟其解剖结构有关,以下解剖关系较为专业,供大家参考。它是一支位于几块肌肉间的神经,也是唯一位于踇展肌与趾短屈肌下,同时在跖方肌上的神经。神经就像电路一样,每一根神经也有它管理范围,足底外侧神经第一分支主要负责(支配跖方肌,趾短屈肌、小趾外展肌,以及足底外侧皮肤、跟骨骨膜、沿足底韧带的感觉)。
最易卡压的地方:
①在踇展肌的下方;
②神经通过内侧跟骨结节处
、神经病变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临床中神经病变引起的足跟痛常常合并慢性跖筋膜炎。有些学者认为由于足弓过度牵拉而使得足底外侧神经及其第一分支过度牵张,从而导致牵拉性神经炎引起足跟部疼痛。另外病因与其特殊解剖关系有关,当神经进入足跟部后受到局部组织挤压,或局部组织水肿,无菌性炎症从而刺激神经。(常发生于踇展肌、跖筋膜内侧缘与跖方肌内侧之间)。
3、神经病变都有哪些临床症状呢?患病群体具有多样性,年龄范围广,既有运动员也有一般人群,无论患者从事什么职业,他们发病有个共同特点:久站或长时间行走。疼痛的特点:持久的痛感,而不是长时间活动,休息后缓解的足跟痛。疼痛多位于跟骨前内侧4-5cm,疼痛多为炽热痛,沿外侧足底放射。
体格检查:
①医生检查时在足底内侧可触及一个软点,该点多是神经病变区;②需要检查足部是否有平足、高弓足等畸形;因为一些足部骨性畸形可能会使神经病变加重。
③检查足部皮肤感觉及活动情况,大部分患者会有神经病变区以远的症状,但有些严重者可向上放射至小腿内侧面。
④对于神经病变的足跟部疼痛大多数患者很难精准描述,往往只是表达有弥散的刺痛感,烧灼感或麻木感。
4、医生往往需要什么辅助检查呢?大多数病例,通过医生仔细检查即可诊断;前面我们也说过此类疾病往往伴随慢性跖筋膜炎,若不能仔细询问病史及查体,很容易漏诊,影响治疗效果。医生往往也需要一些辅助检查,
比如说:
①排除痛风可能;
②排除风湿可能,
③甚至有些患者需要检查HLAB-7排除强直性脊柱炎可能;
④必要时需要进一步检查腰椎,排除是否腰椎间盘突出所致;
⑤下肢肌电图检查为了排出其他神经系统疾患。当然还需要一些常规检查比如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一些炎性指标。除了血液检查,我们仍需要一些影像学检查,X线,或者核磁共振能准确评估足部骨性结构及软组织的情况。
5、该如何治疗呢?临床中大多数病例可保守治疗治愈。但治疗一定需要规范、科学、规律及个体化。保守治疗先从相对休息,及足踝部牵张锻炼,冰敷以及口服消炎止痛类药物开始。理疗,局部敷中药或贴膏药缓解症状,也可以使用足弓垫缓冲足跟压力,必要时可口服营养神经的药物。对于足部存在畸形(平足、高弓足等)需要一些特殊支具辅助。若反复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间约为半年),可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松解神经,解除压迫等,但需要提醒各位患者的是手术亦不是万能的。
特别提出:不推荐将激素类药物注射到跖筋膜内或局部神经上,不推荐使用冲击波治疗,这种方法可能会加重神经受损情况。
6、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1)避免久站及长时间负重运动;
()注意休息,合理运动;
(3)运动时穿合适鞋子;
(4)经常牵拉和加强小腿肌肉训练
(5)经常进行足部自我检查;
(6)足踝部存医院诊治。
我想通过以上知识,大家对跟腱炎有了一些认识,如果您或您身边的朋友出现了足跟部疼痛,不用惊慌,我们有一支专业团队为您排忧解难,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