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见过电影里炫酷的全能医疗设施吧?现在都年了,我们普通人离享受智能医疗还有多远?
其实在医学领域,这些电影中的高科技正逐步成为现实,先进的智能设备已能够辅助临床诊断,甚至进行手术操作。据美国媒体报道,医疗机构是不是采用机器人做手术,已经成为“医院”的判断标准之一。
年2月16日,周六。
早上7点不到,天还微亮。
这个时间点,大多数人还躺在床上,享受着被窝的温暖。
医院的手术室里,早已灯火通明,人头攒动。医生、护士们正忙碌地将各种医疗设备布置到位。
又是一台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
开展手术的主刀之一,正是家喻户晓的“国际巨星”——骨科手术机器人。
主刀手术的关节科沈烈军主任说,患者虞阿姨患有严重左膝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磨损严重。想在精准安装关节假体、完美恢复下肢力线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手术创伤和出血,最大限度降低手术风险,常规手术器械已无法满足,只能通过手术机器人来实现。
手术中,机器人通过感应到的点位数据,精准定位和建立模型,并在计算、测试后,向术者提供最优化的截骨角度和假体选择方案。
两个半小时后,手术完成,关节置换严丝合缝,沈烈军主任很满意,再问问虞阿姨,更是满意,“不疼了,感觉左腿也轻松了很多。”
虞阿姨并不是唯一享受到机器人做手术的患者。据了解,年后第一周,在机器人的辅助导航下,光关节置换手术,广华就已成功完成15例,手术效果出色,获得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一周15例是什么概念呢?
去年一整年,广华共完成例关节置换手术,按照一年51周的工作时间来算,平均一周才4例。
当然,在舟山,这样的手术数量和质量,肯定是首屈一指的。
“机器人很忙!”手术室的袁优枫护士长,每天都要为机器人专门安排护士“跟台”,机器人连轴转,实际上也是患者们“排队”做手术。
自从去年6月6日引进骨科手术机器人以来,机器人已渐渐融入广华的日常手术中。
以术御器,人机合一。机器人与主刀医生配合得越来越默契,手术的质量越来越高,手术效果也越来越好。
这不,刚过完春节,更多的患者慕名而来,医院,选择了机器人。
“疗效!只有疗效才是检验学科建设成果的终极标准。广华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广大患者在舟山就能享受到国际最先进的医疗服务!”医院李展振院长信心满满。专家坐诊
医院足踝科专家薛剑锋教授,毕业于复旦大学医学院,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现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学组青年委员,SICOT中国分会足踝学组委员。
主治方向:足踝急性创伤、骨折,足踝部陈旧性损伤及创伤后遗症,足踝部运动损伤,足踝部畸形(平足、高弓足、拇外翻等)的诊治
薛剑锋教授将于3月23日上午来我院坐诊,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医院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