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弓塌陷,脚踝内侧疼,站不稳,快去评估一

足跟痛,你会想到什么?

跟腱炎?单腿站立不稳,你会想到什么?平衡不好?但其实,这些还有可能与胫骨后肌有关。

胫骨后肌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肌肉,却常常被忽略。

这条肌肉位于胫骨和腓骨之间,附着在胫骨、腓骨和小腿骨间膜上,被比目鱼肌和腓肠肌覆盖。胫骨后肌的长肌腱缠绕着足跟内侧,然后向前连接足弓中部的几块骨头。

胫骨后肌的功能是使足部内翻和跖屈。胫骨后肌活动时可以帮助保持足弓拱起,把重量合理分布在足部外侧。

在支撑足弓的结构中,胫骨后肌可以说是最重要的。

胫骨后肌是足部的内侧纵弓的主要动态稳定器,而且这条肌肉是羽状肌,虽然弹性较小,但力量大。它从内踝的后侧进入足舟骨,附着于跗骨底的中间部分,可以提升内侧纵弓,锁住跗骨中部,使后足和中足绷紧。

胫骨后肌的这种功能能够使腓肠肌在步态时更有效率。没有胫骨后肌,其它韧带和关节囊变弱,无法给予足弓足够的支撑,从而形成平足。此外,没有胫骨后肌,腓肠肌就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步态和平衡受到严重影响。

在走路或跑步时,这条肌肉向心收缩功能是让脚踝往下踏(plantarflexion),也就是踝屈和往内翻(inversion),而离心收缩的功能就是减慢脚踝外翻(eversion)或者是足弓塌陷(pronation)的速度,所以这条肌肉离心收缩的功能就攸关着足弓的维持。

你可以想像这条肌像是一条橡皮筋,每踩一步都被拉扯一下,也就是每踩一步都挑战一次胫后肌肌腱离心收缩的能力,如果一直跑一直跑没让肌腱休息恢复弹性,再强壮的肌腱也会弹性疲劳,导致肌腱产生退化性病变,最后甚至撕裂。

胫骨后肌的触发点也会引起足跟痛,它引起的疼痛主要集中在跟腱附近,有时候疼痛会扩散到小腿后部、足跟和整个足底。

胫骨后肌劳损是踝内侧疼痛最常见的原因:

胫骨后肌过度劳损还会造成胫骨后肌肌腱炎,它会造成内踝近端的肌腱处,踝关节后方的肌腱处,足舟骨肌腱骨膜结合处发生疼痛,是踝关节内侧疼痛最常见的原因。走路时疼痛感会加强,无法实现长距离行走,甚至会因疼痛而无法踮脚站立。

胫骨后肌一旦出现问题,下肢力线也会出现异常,踝关节跖屈时,胫骨后肌的协同肌小腿三头肌会代偿发力,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劳损。胫骨后肌无力,行走时压力容易集中在大拇指内侧,从而为拇指外翻埋下隐患。

为什么胫骨后肌会发生损伤?

胫骨后肌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劳损,如长跑和远足。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跑步还会进一步加大胫骨后肌的压力,使其过度工作。除此之外,扁平足容易造成胫骨后肌被过度牵拉也容易出现损伤。因此,在日常参加跑步健身时,一要注意休息;二要在跑步时注意选择有足弓支撑的跑鞋;最后还要选择合适的场地。

胫骨后肌损伤该如何应对?

胫骨后肌损伤之后首先要停止训练,注意休息。必要时还可以进行冰敷。症状较轻微的急性期过后可以循序渐进的进行康复训练。

症状严重的慢性的要及时进行专业康复治疗,以达到快速恢复。

当胫骨后肌肌腱功能发生障碍,在行走或跑步时,脚踝内侧,沿着胫骨后肌肌腱遁形路线部位会产生疼痛和压痛,严重时造成胫骨后肌肌腱无力失去支撑功能,就会产生足外翻(足弓会因不同程度的挤压而扁平),走路时着力点转为内侧,看似扁平足。而足底筋膜就位于这些肌腱的下方,长期下来筋膜附着在跟骨的支点就会产生疼痛,若不及时改变运动习惯或治疗就会产生足底筋膜炎,到时候就寸步难行啦。

导致胫骨后肌肌腱损伤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受到压力过大或过度疲劳造成的。如从事高强度的运动,篮球、网球、足球、长跑等,因重复的拉扯而损伤。

胫骨后肌损伤该如何应对?

胫骨后肌损伤之后首先要停止训练,注意休息。必要时还可以进行冰敷。症状较轻微的急性期过后可以循序渐进的进行康复训练。

症状严重的慢性的要及时进行专业康复治疗,以达到快速恢复。

更多专业运动康复知识,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touxian.com/gzhf/159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