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户外运动逐渐成为大家喜爱的锻炼方式,徒步、露营,看美丽的星空、花海、草原,秋天的银杏和红林,甚至穿越荒漠和无人区,在大家追求极致美景的同时,一些健康问题也悄悄出现了。
足跟痛(painfulheel)指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又称脚跟痛。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最常见的跟痛症之一——足底筋膜炎,是因为足底的肌肉受到外力暴力的冲击或者长时间的走路,引起局部肌肉劳损导致局部筋膜发炎,表现为局部疼痛,走路最重。最常见症状是脚跟的疼痛与不适。一般而言,疼痛在早晨下床时的第一步最为明显,但在行走一段时间后,足底筋膜会变得较松,因而症状会缓解。但若过度行走,足底筋膜被牵拉的次数渐增,症状又会再现。
诱发因素1、年龄:通常发生在40~60岁之间的人群。
2、特定的运动:如长跑、长时间行走和爬山、芭蕾舞等。
3、生理因素:如患有扁平足、高弓足等。
4、肥胖和内分泌因素:多余的体重会给足底筋膜带来较大的压力,糖尿病等内分泌因素亦可诱发足底筋膜炎。
5、职业因素:如教师、警察等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的职业。
足底筋膜炎治疗的目的是彻底消除疼痛,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口服药物、理疗(冲击波和电疗高频)、冰敷、按摩以及中药泡脚等,以缓解和消除炎症。佩戴功能矫形鞋垫以抬高足弓减轻足底筋膜的张力,配合理疗,可恢复肌肉力量和筋膜的弹性。保守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常需要4周~18个月,患者常因不能坚持而导致治疗失败,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行局部封闭治疗或手术治疗。
足底筋膜炎除了接受医师的指导治疗外,平时注意对足底的保护也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是几种自我改善的康复训练:
1.放松足底筋膜
足下滚网球或实心球
2.牵拉足底筋膜
坐位,一手握住足跟,另一手使足趾背屈,牵拉足底筋膜
3.牵拉跟腱及小腿三头肌
4.增强背屈肌力
5.增大足底筋膜柔韧
坐在板凳上,两个膝盖弯曲90°,脚底放一条毛巾,脚尖向下,脚跟离开地面,利用脚趾将毛巾抓起,但要防止膝盖或者脚踝的移动,每次3分钟,重复1~2次。
6.踝关节稳定性训练
7.每晚可用热水泡脚并适当按摩足底,但水温不宜太高(不宜超过摄氏40度)。
日常生活中选择一双具有较好缓冲能力的鞋子,运动前进行充分的热身,高足弓,扁平足人群选择合适的矫形鞋垫,避免长期在坚硬地面上跑步等,都能起到预防足跟痛的目的。
对于其它可引起足跟痛的原因,采用以上方法也可起到帮助,但具体的针对性方案可以咨询专业治疗师!
医院针灸理疗康复科是集中医治疗、现代康复、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学科。现有业务用房面积约平方米,设置独立门诊和病区,病房开展床位51张。现有工作人员22人,副主任医师1人,康复医师5人,康复治疗师9人,推拿按摩师1人,康复护士6人。科室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康复医师、治疗师、护士相互协作,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坚持“康复一人,幸福全家”的康复理念,得到社会的一致认可。科室于年被信阳市卫计委评为“信阳市中医重点专科”,先后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医院,医院建立专科联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