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岁读完四大名著家长都做不到,孩子怎么行

经常有人问我,小又平时读什么书?

我不好意思说,小又天天翻的就是几本百科书,翻到烂那种。

我一直以为他对文学作品兴趣不大,没想到的是,最近我在喜马拉雅听《红楼梦》原著朗诵,小伙子偶尔听了一耳朵,竟然听得津津有味,还说,刘姥姥怎么那么搞笑?

说真的,我没想到小又能听进去《红楼梦》,因为印象中,他这么大(八岁多)看看《西游记》的电视剧或动画片还行,竟然能听《红楼梦》?

我们做家长的,总担心四大名著里有些“少儿不宜”的东西,类似于“扒灰”、“找小叔子”之类的,但是,我们又都明白四大名著是好东西,毕竟无论你是十几岁,还是几十岁,一旦读进去,就会觉得,啊啊啊,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它们是四大名著了。

那么问题来了,孩子要不要读四大名著,什么时候开始读?怎么读?

先跑个题,小又读一年级时,我曾给他买了《红楼梦》的连环画版,某天小伙子说“宝叉姐姐”,我才发现,他把“宝钗”读成了“宝叉”。他当时翻了几章,就放下了,可能因为有很多字他看着生,阅读有点儿困难。

必须其实,孩子的世界,从来不缺四大名著。各种游戏、动漫、电视剧改编版本伴随一代又一代孩子长大。但各种花样改编到底是“取其精华”还是在“自创糟粕”,家长心中都要打个问号。前不久还有消息说,网飞Netflix将翻拍《水浒传》——一部由日本人执导、美国人编剧的未来主义电影、史诗巨制的动作冒险传奇。△网友想象的欧美版梁山好汉形象——花和尚鲁智深要再不读一读原版的四大名著,我们都快不知道唐僧取得是什么经,宝玉娶的是什么人了。01孩子要不要读四大名著?已经有了标准答案老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要不要让孩子读四大名著,家长其实一直都很纠结。归纳起来,原因大概是:孩子阅读能力有限、阅历有限,根本读不懂。明清时代的小说,以现代价值观看,难免存在许多封建糟粕。水浒的哥们义气,西游的怪力乱神,红楼的情情爱爱,三国的尔虞我诈,会不会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家长的担心不能说没有道理。实际上,四大名著之所以历久不衰,影响深远,正是因为它涵盖了世间的善恶美丑,包罗了人性的方方面面。这是它的魅力所在,但也成了把孩子关在四大名著门外的原因之一。不过,还在“要不要读”上纠结的家长,现在恐怕需要加速跑起来了——初高中部编语文教材,重点要求对四大名著整本阅读。教育部首次向全国中小学生发布的阅读指导目录,将四大名著全部纳入其中。可以说,不读四大名著,或者只是让孩子碎片化地从漫画、电视剧里了解四大名著,甚至背考点刷题库,已经无法满足教育目标升级对素养教育发展提出的要求,甚至连中高考这样的选拔性考试也将难以应付。因为今后的名著阅读试题,不会再以生搬硬套的知识记忆题为主,在理解基础上的分析品评才会是未来考核的主流。抛去“功利性”的应试不说,四大名著还有必要让孩子去读吗?——或许我们可以反过来想一想,教育部为什么非要“逼”着学生们去读四大名著?在中国近代史上,四大名著是许多文学家、思想家的启蒙读物。国学大师钱穆先生,8岁就开始读四大名著;中国儿童文学奠基人之一的冰心先生,比他还要小上一岁。我们都知道,“腹有诗书气自华”靠得是日积月累的文学氛围浸润;隽永词句在笔端的自然流淌,也需要从小感受中国文化精粹的语言文字。而历史沉淀下来四大名著,就是最好的文学读本。02家长都没读完的四大名著怎么教孩子正确阅读?那么问题回来了。四大名著要怎么读?怎么读得懂?怎么读得完?怎么记得住?又怎么向孩子们解释其中复杂的时代背景、人性善恶、价值取向?亲子共读,带孩子边读边理解其实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前提是家长有足够的时间精力,也对四大名著有足够的了解。否则,一位靠谱的专业老师,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王金鑫,一个少能吸引3岁幼童,老能征服80老叟的“文学一哥”。他是北京大学语言类硕士。毕业后的第一份记者工作给了他超强的语言功底,在其丰厚文化底蕴的加持下,中国广播电视金话筒主持人奖、中国新闻奖都被他斩入麾下。转身投入文学教育之后,十几年来,他被国内多所大学特聘为文学、新闻学讲师。还被辽宁省内多所重点中小学指定为,专业“大语文”学习指导老师。年参与喜马拉雅节目录制,《史记》系列、《古文观止》系列、《王金鑫大语文》系列、《论语》系列等多样态作品,内容突破集。现在每天订阅+,活跃粉丝40万+,专辑总订阅60万+,累计播放量1亿+,圈粉无数,好评如潮。在“爸爸给儿子讲”系列专辑中,王金鑫老师用讲故事的方式,把《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讲给孩子们听,得到无数小粉丝的喜爱。03只读故事还不够它们是最好的阅读学习素材故事性有了,趣味性也有了,不过只有这些还不够。桃园三结义、刘姥姥进大观园、真假美猴王、武松打虎……除了这些经典故事,四大名著真正的精华,更多的是在原著的语言、细节、情节设置和人物刻画上。这也是市面上很多“青少年版”四大名著会忽略的部分。因此,王金鑫老师最大限度地贴近原著,凭借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紧扣语文新课标,为中小学生量身打造了讲的四大名著阅读课——《王金鑫讲四大名著

阅读必修课》。来来来,咱们先试听两节,过过耳朵瘾。结构上,王老师以原著的主要脉络为核心,删除血腥暴力等不适合孩子接触的内容后,对全书重新整合,并仿照原著重写目录,语言更加通俗,适于学生理解。内容上,王金鑫老师会把原著中难懂难认的文言句式和词汇,用简单的白话进行讲解和重新叙述,但不会直接放弃原著的语言风格。一些适合学生借鉴,或是值得反复琢磨的段落,王老师还会单独拿出来,结合语文阅读技巧,从用字、用词、情节设计、人物刻画等等多个维度进行讲解。同时,对于家长担心的价值观问题,王金鑫老师会在讲述过程中,补充当时的时代背景,让同学们在充分理解历史局限性的基础上,学会辩证地看待人物,培养思辨性的思维方式。像是:所谓的梁山好汉真的替天行道了吗?孙悟空是大英雄,猪八戒就真的一无是处吗?曹操到底是个好人,还是坏人?这些问题,相信孩子们会从王老师的课上找到答案。此外,针对近年来出现的四大名著考试试题,王老师还在每节课后设置了文学常识与知识要点版块。前者拓宽知识面,后者聚焦考试点,有的放矢。填补知识短板,提升阅读技巧,积累写作素材——这才是阅读四大名著的正确方式。04《王金鑫讲四大名著》精品课程,限时优惠北京大学硕士、喜马拉雅年度教育主播王金鑫老师,精粹讲文学课,教孩子理解名著+高分答题+以史明智!现在赶紧下单,马上解锁四大名著通关秘籍!——课程亮点——1、理顺脉络,趣味解读原著故事原著逻辑+拓展知识,重新划分章回,以通俗语言让孩子读懂故事。2、“鑫方法”,创新讲解阅读考点独创“鑫方法”阅读学习模式,结合名著中出现的考点,串联讲解。3、文本品读,总结提炼写作技巧精选文本片段重点品析,提炼写作技巧,积累素材,向大师学习。4、由浅入深,引导孩子价值思考结合时代背景,剖析人物行动逻辑,引导孩子辩证思考,深化思想内涵。——课程结构——1、故事导读以主线情节和主要人物为重点,讲述时代背景、核心故事与历史评价。2、阅读技巧结合原著中出现的阅读考点,讲解分析,总结阅读技巧。3、名著百科解释文中出现的艺术、历史、宗教等专有名词,拓展相关知识。4、必备考题针对各章节内容提炼考点,给出答案,回顾总结。2场免费视频直播,期精品音频课程50+阅读考点全面解析,80+作文素材归纳梳理+张知识卡片,4张人物关系导图课程重点笔记+四大名著文学常识大礼包原价:元喜马超级钜惠:99元官方最低折扣,活动仅限7天用两张电影票的钱让孩子彻底读懂四大名著「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再不怕考题的「七十二般变化」点击下方图片,即可获取读懂名著爱上阅读▼有问题请扫描下方专属客服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touxian.com/gzzz/135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