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保健穿高跟鞋要注意了,小心这种情

近日,医院骨伤科大夫张拥涛从首都医科医院进修归来,为广大市民带回了骨伤科的一门新专业——足踝外科。足踝外科是一门新兴的专科,在欧美发达国家技术非常成熟,传入我国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国民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一双灵活的双足成为人们健康的基本需求。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不经意的崴脚经历,但很少有人把崴脚当做一种疾病去治疗。足踝外科的发展告诉我们,如果你有三次以上的崴脚情况,就可以诊断为踝关节不稳,这是足踝外科的常见病之一。另外,拇外翻、平足症、高弓足等,也都是足踝外科诊治的常见病。张拥涛大夫将结合他的临床经历,和大家分享足踝外科常见病的健康科普知识。今天,介绍一种足踝外科的常见病:“拇外翻”“拇外翻”不但影响美观,还会引起走路不稳、行动敏捷性降低等问题。更令人想不到的是,这种疾病还是腰、膝、颈等退行性病变的元凶之一!长期穿高跟鞋,十有八九“拇外翻”正常情况下,脚的大脚趾应该是与其他脚趾并列向前。但有些人的大脚趾会向小趾方向偏斜,甚至与第二趾交叉、重叠,这种问题医学上称为“拇外翻”,民间称为“大脚骨”。   “经常穿高跟鞋的女士很多都有这个问题,老年人患病的也不少。”张拥涛大夫介绍,“拇外翻”的发病原因既有先天遗传因素,也有后天走路、穿鞋的影响。穿高跟鞋是最伤脚的,如果长期穿着,十个人有九个会导致或加重“拇外翻”,尤以大脚趾长、第二趾短的人更甚;有些人即使不穿高跟鞋,因为是八字脚,走路时大脚趾受力不均衡,也容易导致“拇外翻”。腰膝疼痛,也可能是“拇外翻”作祟试想看,走路时两个脚趾总在一块摩擦,会是怎样的感受?轻则磨破皮流水、流血,重则导致足部变形,这些危害普通人想都想得到。另外,脚趾受力不均衡会使足弓下陷,脚的蹬踏力和抓地力减弱,很容易因走路不稳发生摔倒。有些人膝关节疼痛以为是“风湿”或“骨关节退行性病变”,每每用外敷膏药缓解症状,实际上,足部关节变形又会引起腿部胫骨内旋,不但是膝关节疼痛的促进因素之一,下肢生物力学失衡还会波及腰部、颈部关节,出现腰痛、颈痛等一系列症状。张拥涛说,“拇外翻”患者关键的问题就是身体移动能力(如走、跑、跳、爬)减弱,外翻的角度越大行动力越受影响,足部变形也相当严重。极端严重的病人,甚至需要把鞋子剪个洞,才能容纳被顶出来的第二趾,从而穿上鞋子行走。“拇外翻”不干预很难自己恢复张拥涛提醒,“拇外翻”从孩童时期就要预防,除了保持正确的走路姿势,还要尽量少穿皮鞋。女性尽量少穿高跟鞋、尖头皮鞋,实在不得已要穿的,也要尽可能减少穿高跟鞋的时间,可在办公室备一双舒服柔软的平底鞋,回家后多赤脚走路。如果已经发展到20度以上的“拇外翻”,不干预自己很难好,外翻程度也会日益加重。建议立即对症治疗———一般先采用运动疗法,可赤脚用脚趾抓物品、扯橡皮筋,可用一根粗橡皮筋拴住两只脚的大脚趾,然后向两侧拉伸,每天坚持,增加脚趾活动度和足肌力量;效果不佳可做敷药或理疗,还可穿分脚趾的鞋袜等辅助矫正;如若大脚趾翻转超过40度,严重影响足的机能,可考虑手术矫正。“拇外翻”可手术治疗外翻的术式有很多种,目前尚不能用一种手术方式治疗所有的外翻,比如合并大脚趾的严重关节炎时可能需要关节融合术,关节轻度半脱位的可以单纯软组织松解及紧缩手术,关节严重半脱位的可以截骨加软组织手术,如果是关节没有半脱位而只是跖骨关节面倾斜的情况,则单纯软组织手术反而会造成关节的反向半脱位。建议您寻找专业的足踝外科医生帮你制定具体的手术方案。一般术后两天疼痛减轻后即可下地活动,配上充气的支具靴即可完全负重,不需要扶拐。一般术后一周左右伤口愈合较好以后即可恢复上班或上学。术后三到四周可以开始进行大脚趾屈伸功能锻炼。医院足踝外科专业治疗踇外翻、扁平足、高弓足、足趾畸形、跖痛症、类风湿足、踝关节骨折、跟骨骨折等足踝部疾病。咨询电话(张拥涛)(护士站)

淄博中西医结合

zbzxyjhyy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touxian.com/gzzz/133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