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又称跖腱膜炎,是足底筋膜(跖腱膜)内侧跟骨结节连接处的无菌性炎症,是引起足跟痛的常见原因。
一、足底筋膜炎的病因
由于长时间的走路或跑步,足底的肌肉及其筋膜受到反复过度的牵拉,导致局部肌肉和筋膜的劳损(反复微损伤),引起无菌炎症,可表现为足底和组根部的疼痛。
足底筋膜炎的病因可以归为以下三类:
1
先天因素,行走时叫过度内翻,下肢力线异常,高弓足或扁平足,脚踝柔韧性差,跟腱或小腿肌肉过于紧张;
2
从高处跌落时前足先着地,导致足底筋膜的撕裂或完全断裂;或是在短时间内长时间和超负荷(剧烈)的运动,导致的跖腱膜损伤,引起无菌炎症,症状多发于长时间站立或登山、长跑爱好者。
3
体重严重超标使人体最低处的足底承受更大压力,足底筋膜容易受到过度牵拉造成损伤。
二、足底筋膜炎的典型症状
足底筋膜炎的疼痛部位较为固定,通常表现为足跟或足底靠近足跟处的疼痛,单侧多见。
疼痛在患者早晨起床后迈出前几步时最为明显,也可在长时间休息后站起时发生。运动后疼痛比运动中明显。长时间行走或跑步、大运动量、赤足行走、用足尖行走或上楼等动作也可诱发疼痛。
三、足底筋膜炎的四种治疗方法
足底筋膜炎治疗的目的是彻底消除疼痛,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口服药物、理疗(冲击波和电疗高频)、冰敷、按摩以及中药泡脚等,以缓解和消除炎症。佩戴功能矫形鞋垫以抬高足弓减轻足底筋膜的张力,配合理疗,可恢复肌肉力量和筋膜的弹性。
1、拉伸
拉伸不光是缓解肌肉酸痛,同样也是改善柔韧性。
充分地拉伸小腿和足底筋膜,也是缓解足底筋膜炎的有效方法,因为小腿过紧是足底筋膜炎的危险因素。
反复拉伸小腿,对于改善足踝柔韧性,减少足底筋膜张力非常重要。
2、理疗
在康复科,0.4%地塞米松或5%
醋酸应用离子导入法局部治疗,红外偏振光、冲击波治疗等等都可以在短期(2-4周)缓解疼痛。
体外冲击波治疗的技术(ESWT)使用脉冲声波增加血流量,能够促进骨和肌腱交界处新生血管增生、局部血运增加、加快局部炎症的消退,可以用于治疗足底筋膜炎。
3、夜间夹板
由于在晚间睡眠时,足底筋膜炎患者会发生足底筋膜挛缩,这是导致第二天早上晨起下床时,足底剧痛的直接原因。
因此,采用特制的夜间夹板可以防止睡眠时足底筋膜挛缩,对于患该病6个月以上仍无改善的患者,可以采用夜间夹板。
4、贴扎技术
跑友们还可以在跑步前尝试
使用low-Dye贴扎法,研究表明,贴扎可使功能得到改善,减轻疼痛。
四、五个动作帮助你强化小腿和足踝,预防和康复足底筋膜炎
1.小腿猴群肌肉练习—提踵
找台阶或者凳子,脚前掌踩在上面,做快起慢落的练习,向上提踵1-2秒,而还原落下6-8秒,找一个台阶的目的是让脚跟悬空,下落时可以让脚跟落至低于脚前掌,每组12-16个,做4-6组;
2.小腿前群肌肉练习—快速勾脚
双脚快速做勾脚动作30-40次,做4组,直至小腿前方肌肉疲劳,小腿前方肌肉过度薄弱和缺乏锻炼,往往是跑友存在的普遍问题,只有小腿前方与后方肌肉均衡拮抗,才能最大程度保证脚踝稳定;
3.落地缓冲练习
落地缓冲对于训练肌肉缓冲能力,减少足底筋膜受力具有重要意义,关键动作要领是从脚前掌着地过渡到脚跟落地,落地时没有声响说明缓冲良好,同时落地后要保持单脚站立稳定2秒,这样也可以训练脚踝稳定性;
4.抓毛巾练习
抓毛巾训练是足底筋膜炎康复的经典方法,因为这一动作可以增强足底肌肉扒地能力,从而维持足弓,减少筋膜负荷,动作要领是先张开脚趾,下压毛巾再用力抓起毛巾,动作速度不可过快;
5.脚踝稳定性练习
通过睁眼及闭眼单脚站立,可以有效训练脚踝稳定性,减少脚踝不稳对于筋膜炎的过度牵拉,同事增强神经肌肉控制;
足底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劳损,出现上文中提到的症状,首先要注意休息,给予软组织足够的时间修复损伤的筋膜;严重情况下向复之源康复诊所康复治疗师请求帮助。
我们注重健康分享文字和图片部分来至网络,如有不妥联系删除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