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药:来源、药性、功效、主治病症、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相似功用鉴别要点
非重点药:药性、功效、主治病症、相似功用鉴别要点
1、药物部位。考试时常考药物的部位,这需要平时积累总结。但大纲写着只靠重点药物,所以这都能自己划分出来,其实大多数都是根,但有些确实比较乱,我总结一些实用常考的,如下:
地上部分:紫苏、香薷、荆芥、薄荷、鱼腥草、青蒿、广藿香、佩兰、瞿麦、茵陈、大蓟(地上部分或根)、小蓟、仙鹤草、益母草、佩兰、淫羊藿(羊吃草嘛)、墨旱莲
全草:细辛、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钱草
果实:苍耳子、牛蒡子、蔓荆子、栀子、连翘、巴豆、木瓜、砂仁、白豆蔻、吴茱萸、川楝子、山楂、使君子、瓜蒌、苏子、补骨脂、枸杞子、女贞子、五味子、乌梅、诃子、覆盆子、金樱子、蛇床子
种子:决明子、牵牛子、马钱子、王不留行、车前子、莱菔子、槟榔、桃仁、白芥子、苦杏仁、葶苈子、白果、酸枣仁、菟丝子、莲子、芡实(共16个)
注意:果实和种子是常考的,常问一下哪个属于果实,然后果实和种子混着来考,做题时,我们必须先知道选型是否属于果实种子类(把上面两个类型多读读,自然知道是果实种类类的药物了),然后再区分果实种子,为了容易区别,我编个了个挺无语的句子:王莱明牵着马车,载着菟丝子、莲子到葶芥村去买白果槟郎。背熟这句话,我们只需再背三人(桃仁、杏仁、酸枣仁),莲子和芡实功用非常相近,有了莲子,怎能没芡实这好基友呢。
块茎:半夏、天南星、白附子、延胡索、三棱、天麻、白及、泽泻
块根:生地、熟地、甘遂、乌药、郁金、百部、石菖蒲、太子参、何首乌、麦冬、天冬、玉竹、黄精
种实:火麻仁
种仁:薏苡仁、柏子仁、肉豆蔻
根皮:白鲜皮、椿皮、牡丹皮、地骨皮、五加皮、苦楝皮、桑白皮
树皮:黄柏、肉桂、杜仲
花蕾:金银花、芫华、款冬花、丁香(花蕾为公丁香,果实为母丁香,即鸡香舌)、槐花(花称槐花,花蕾称槐米)
头状花序:菊花、旋覆花
菌核:茯苓、猪苓、雷丸
叶:桑叶、大青叶、石韦、艾叶
花:红花
含树脂的木材:沉香(为啥叫“沉”香,就因为有树脂比较重嘛)
树脂:乳香、没药、血竭
鳞茎:薤白、川贝、浙贝
藤茎:关木通、鸡血藤
粉末:青黛
花粉:蒲黄
结晶体:芒硝、硼砂
带叶茎枝:桑寄生
带钩茎枝:钩藤
果穗:夏枯草
茎髓:通草
果皮:花椒、陈皮、青皮
果肉:山茱萸
幼果:枳实、枳壳
粪便:五灵脂
茎杆的干燥中间层:竹茹
带鳞叶肉质茎:肉苁蓉
肉质鳞叶:百合
茎:石斛
树干芯材:檀香
乌头:子跟为附子;母跟为川乌
注意:
1、药物部位只考重点药,以上药物均为重点药,根类药太多,就不列举,虽然根类药也分根茎和根,但历年从没分开考过。
2、虽然有些部位不会直接考,但其药物可能成为选项,故也需知道其大概部位。
2、药物来源。药物来源考过蔷薇科和百合科,且这两个科都重复考过,是为重点。
百合科:知母、葱白、蚤休、土茯苓、芦荟、薤白、川贝、浙贝、麦冬、天冬、百合、玉竹、黄精、大蒜
蔷薇科:郁李仁、木瓜、玫瑰花、山楂、鹤草芽、仙鹤草、地榆、桃仁、苦杏仁、枇杷叶、乌梅、覆盆子、金樱子
天南星科:石菖蒲、半夏、天南星、白附子
马兜铃科:细辛、关木通、青木香、木防己、马兜铃(马兜铃酸对肾有毒性,这类的滥用曾导致很多肾衰竭病人,引起西医及民众对中医的攻击,所以马兜铃科药物是潜在的考点)
姜科:生姜、干姜、高良姜、炮姜、姜黄、砂仁、白蔻豆、草豆蔻、草果、莪术、郁金、益智
五加科:五加皮、通草、三七、人参、西洋参、刺五加
桔梗科:半边莲、桔梗、党参、南沙参
玄参科:生地、熟地、玄参、胡黄连
龙胆科:龙胆草、秦艽
茜草科:栀子、白花蛇舌草、茜草、钩藤、巴戟天
罂粟科:延胡索、罂粟壳
毛茛科:升麻、黄连、白头翁、牡丹皮、川乌、草乌、威灵仙、附子、白芍
芸香科:黄柏、白鲜皮、吴茱萸、花椒、陈皮、青皮、枳实、枳壳、佛手
注意:以上均包括重点和非重点药,个人认为是潜在的考点。
3、剂型
汤剂:1吸收快,药效发挥迅速;2随症加减,全面,灵活
蜜丸:1性质柔润、作用缓和持久;2补益,矫味
糊丸:1内服可延长药效;2减轻剧毒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对胃肠的刺激
酒剂:酒有活血通络、易于发散、助长药性的特效,故常在祛风通络剂、补益剂中使用
茶剂:大多用于感冒、食积、腹泻
注意:前三个必须背熟,蜜丸和糊丸切不可混淆。
4、用量
用量的重点在于:有毒药、矿物类药,其中开窍药、峻下逐水药是大重点!!!
5、用法
煎药用具:瓦罐、砂锅、搪瓷、铝制品,忌铁、铜
不易久煎:紫苏、香薷、荆芥、葱白、薄荷、决明子、鱼腥草、青蒿、秦艽、草豆蔻、钩藤
后下:番泻叶、砂仁、白豆蔻、肉桂、沉香、檀香、降香、苦杏仁(生用时)
久煎:川乌、草乌、雷公藤、附子
包煎:辛夷、车前子、滑石、海金沙、蒲黄、五灵脂、灶心土、儿茶、旋覆花、葶苈子(不确定需不需要)
不入煎剂:芦荟、甘遂、巴豆、鹤草芽(有效成分不溶于水)、雷丸(高温破坏有效酶成分)、琥珀、麝香、冰皮、苏合香
忌火煅:朱砂、雄黄、琥珀
忌铁器炒:西洋参
研末内服效果更好:鸡内金、穿山甲
只供外用,不可内服:土荆皮、炉甘石、升药
冲服:竹沥
煎汤代水:灶心土
水银制品:(朱砂)、升药、轻粉
6、文献
历代著作傲视宝典都有,比较齐全,我补充2个:
1《苏沈良方》最早记载“秋石”的制备方法。(秋石即从人尿中提取的性激素制剂)
2《本草求真》黄宫绣,种,以临床实用为宗旨,按药物主要功效进行分类,为方便检索,书末附“卷后目录”
以上两个均来自教科书,但傲视宝典未列举,从未考过,潜在考点。
注意:著作相对容易,但《皇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易混淆。现列举:
《皇帝内经》奠定了四气五味学说的理论基础,是中药归经学说之先导,后世中药升降浮沉学说的理论基础。(这说一大堆都是中药的东西,很容易就选到《神农本草经》去了)
《神农本草经》提出“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明确“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提出“七情和合”的药物配伍理论。
上面两个容易混淆,需牢记!
7、其他
1、驱虫药
07年改革后,驱虫药已经细考到哪个药祛什么虫了,所以驱虫药必须记住驱虫的类型,且其他药物具有驱虫作用的也会混合着考,其他具有驱虫作用的药物如下:
椿皮:蛔虫
贯众:绦虫、蛔虫、钩虫、蛲虫
牵牛子:蛔虫、绦虫
川楝子:蛔虫
百部:蛲虫(百折不“蛲”嘛)
2、清热解毒药中能治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的有
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贯众、穿心莲(6个)
注意:其中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贯众卫气营血均可用!
3、能解蛇毒的有
紫花地丁、蚤休、穿心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白薇、金钱草、青木香
注意:按照出题模式,很可能会问,“属于清热解毒药中,以下能解蛇毒的是”,紫花地丁、蚤休、穿心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均为清热解毒药中能解蛇毒的。
4、做题
临床应用很多,其中很多都可以从功效去推,但如果忘记,或者不确定,可以从方剂中去找,如
例1:薏苡仁可用于治疗以下哪种疾病
A、水肿 B、脾虚泄泻 C、肺痈 D、湿温初起
薏苡仁性寒,功效为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除痹,所以ABC很容易就选出来但D选项湿温初起,实在不是敢确定,但回忆一下方剂中治疗湿温的方剂,就发现一个三仁汤,三仁汤用到薏苡仁,这样就确定D选项是对的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