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十佳医院 http://pf.39.net/bdfyy/xwdt/
大家好,我是知识区最in的rapper阿Test,今天聊亚服非氪最牛逼玩家,全国最强王者,史上逆袭第一人——朱元璋。朱元璋字国瑞,原名朱重八,出身贫寒,开局只有一只碗,堪称历朝开国皇帝最惨。
却从无业游民逆袭民企CEO,再成为明太祖将元朝统治推翻,一路直达权力天花板。实现家国统一,结束前朝混乱,收复中华之江山。又雄猜好杀,颁布严刑峻法,放眼朝野皆如坐针毡。简朴一生、工作成性,有一生只爱马皇后的浪漫。又振兴农业,体恤弱残,因为“朕本农夫,深知稼穑艰难”。
集农夫、乞丐、流氓、和尚、军人、帝王多重身份于一身的朱元璋,究竟来自何方?又曾在哪里流浪?从农夫到行伍,他如何从毫无根基到撑起一支队伍?又如何从群雄并起的乱世中脱颖而出?南征北伐一统天下,他如何将中华河山收复?轻徭薄赋、开垦荒土,又对底层农民怀有怎样的情愫?他为何对官僚阶层上演残酷的杀戮,有哪些功过是非流传千古,他又如何实现中华之伟大复兴,拯救于水火之中的中华民族?
传说朱元璋出生之前,其母陈二娘梦到上天给了颗神药,醒来后满嘴飘香,孩子一出生满屋的红光,堪比中华小当家的料理圣光。不过这显然是不存在的记忆又增加了。似乎只有奇绝的故事,才能给传奇帝王一个开始,然而真实的情况是,朱重八是个穷小子。
他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家中排行第八于是起名朱重八。上无遮头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爷爷朱初一,他爹叫朱五四,从他家的名字来看重八估计也确实已经绞尽脑汁。
小时候给人家放牛换口饭吃,苦苦维持。结果15、6岁时又接连迎来旱灾、瘟疫和蝗灾,父母和大哥因瘟疫先后去世。而后亲人离散,各自逃难。朱元璋入寺为僧,在寺庙将各种脏活包揽,虽受人欺负,但好歹有口饭。谁知饥荒波及寺庙,和尚也揭不开锅,朱元璋只能流浪托钵,继续逃难。
三年的流浪,史料中语焉不详,只有在《御制皇陵碑》中窥见几行——“我何作为,百无所长,依亲自辱,仰天茫茫,既非可倚,侣影相将。”可以想见少年朱元璋身处元末乱世,会被社会大学毒打成什么模样。但是他熬了过来,
并领到了刘邦同款帝王新手村大礼包——成为流氓。
翻阅初代帝王创业史,流氓简直是乱世帝王的温床,刘邦朱元璋也确实有点像。早在至正十三年,李善长投靠朱元璋时,就鼓励他以汉代刘邦为榜样,朱元璋所作所为也确实多有效仿。但是有一项,刘邦也忍不住要骂上一句:“让你模仿,没让你超越。”那就是刘邦的代表作“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对开国功臣的杀戮后面会讲。
其实朱元璋也不想当流氓。
按说僧侣身份也算是出门流浪的加分项,可惜适逢元末乱世,就连乞讨都显得生不逢时。那时有多乱呢?元朝将全国人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等,为了防止汉人反抗,蒙古人规定,不许汉人学武、打猎,甚至夜间禁止汉人通行。元顺帝还曾颁布一条法令:蒙古人、色目人殴打汉人、南人,汉人、南人不许还手,就十分离谱。然后苛捐杂税等经济上的剥削让百姓深陷无助而蒙古皇室却挥霍无度,据天历二年中政院的报告:“皇后日用所需,钞十万锭,币帛五万匹,绵五千斤”实名求解皇后如何在24小时内花完这些东西,也是牛逼,而这些费用最终都是来自底层的百姓。
同时元代近百年间,全国遭遇大水灾九十四次,大旱灾六十二次,大蝗灾四十九次,大饥馑七十二次。人相食的记录都达十余次之多。
一边是统治阶层的剥削与践踏,另一边是灾荒连年。属于天灾人祸双管齐下,元末农民起义也就如雨后春笋般爆发,朱元璋初入江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来是混口饭吃,结果只能虎口夺食关键这已经不是虎口夺食,简直是虎口脱险。在暴力横行的江湖里,朱元璋的生存必修课里满是冷酷与凶狠,偷盗与欺骗。
流浪三年后他还是想做回和尚回到故土,也没想着翻身做主发家致富,
结果在命运之手的拨弄之下,他又被迫走上了创业的道路。当时和尚们在庙里只想念经吃饭,却又逃不开战乱,白日避难,晚上下山,整天提心吊胆,寺庙在起义军与元军之间属于左右为南。
这空城计还激怒了起义军,寺庙被一把大火直接烧完。
然后朱元璋收到了同村哥们汤和寄来的红巾军入会邀请,说吃喝不愁,顿顿酒肉,当时汤和也不知道自己抽到的竟然是SSR未来皇帝。其所在的红巾军是元朝末年人民反抗元朝的主要起义力量,而朱元璋对于投身农民起义,其实一直都是观望。结果自己收到入会邀请的事情被人举报,事情暴露想望也望不了。
于是正当走投无路,朱元璋决定让老天做选择——占卜。占卜显示逃走和留下都不吉利,反正都不好,25岁的朱元璋就加入了起义军,又阴差阳错地在城门外召唤了未来BOSS元末群雄之一的郭子兴,朱元璋临危不乱深受郭子兴赏识,上演古代版BOSS直聘,然后被其调到帅府,做了自己的亲兵。
元末农民起义频发,但都是各自为营,自封为王、为帅的不在少数,说白了都是民营企业,自己的武装。在民企这期间,朱元璋双商持续在线。带小队出征,身先士卒,深得老板赏识,又得郭子兴干女儿马氏,摇身一变朱公子。改名元璋,字国瑞,换了正式名字。之后回乡募兵七百,收滁州,克和县,被任命为总兵,一路加薪、升职。
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在他人看来,这已经是人生巅峰,爽文小说的桥段也就止步于此。但是命运对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逆袭之路才刚刚开始。不得不说,从古至今赛道很重要,生命也就像投资,如果一直待在寺庙,最多也就是个住持,一直当着元帅女婿再到总管,也就混个一官半职,而撸起袖子自己干才能最终成为超级大Boss。朱元璋没想太多也就是选择了裸辞。
因为彼时元末,纷争四起,战火不断。且不说公司外部豪强林立,相爱相杀,另有元军虎视眈眈。公司内部也是勾心斗角一团乱麻。单是小小濠州,就有五名元帅,互相宫斗,郭子兴都曾被绑,幸为朱元璋所救。加之这些民企的各种O
目光短浅,只懂劫掠、贪图享乐,不过女子与玉帛为其所求。而朱元璋所图并非斗争与劫掠,所想亦非眼前一城一池。战场让朱元璋从一个流氓成长为一名军人,又从一名军人成长为一名领袖。起义这事,既然做了,便要笑到最后。元末群雄论眼界,朱元璋确实在大气层。他也就辞职单干默默发展,然后惊艳所有人。
公司的团队叫“仁义之师”,公司战略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也就是猥琐发育,不图一时之爽,最后决战于高地之上。为解决粮食问题,先是东渡长江,自断后路,得产粮沃土。随后攻下集庆为自己的根据地,并改为应天府。在局势不明朗之前认怂苟住,表面上奉红巾军东支小明王为主,实际上不断壮大自己,广纳贤才开疆扩土,至正二十年,朱元璋已然和张士诚、陈友谅在江淮一带成为立鼎三足。当时朱元璋的疆域以应天为中心,虽是四面受敌。不过和元朝之间隔着三个政权,东边张士诚,北面小明王,西边徐寿辉,可谓三大护卫。
刀都让别人挨了,养得自己的队伍体壮膘肥。待到元军与小明王两败俱伤,又先破劲敌陈友谅,再灭张士诚与方国珍,富庶中原便只剩朱元璋自立为吴王。公司也就将竞争对手悉数干翻,上市IPO的愿景已是一片坦途,于是发布了新版招股说明书——《谕中原檄》。募投项目是“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批群雄互相吞噬之不义,又赢得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正如创始人朱元璋所说:“予本淮右布衣,因天下乱为众所推,方欲遣兵,北逐群虏,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志在逐胡虏,除暴乱,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国之耻!尔民其体之。”于是保守欺凌的中华民族站了起来。年开始,吴王朱元璋的大军共13次北伐。一路收复领土。年正月初四,朱元璋也在十五年南征北战后,终于用一碗换一国,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至此开局一个碗的乞丐,在胡族铁骑占领中华已近百年之际成功称帝,朱元璋也上演了超越爽文小说的真实逆袭,但命运对他的要求仍不仅如此。
朱元璋称帝后我们从他几个代表性的维度来讲。
先说农民的事儿。朱元璋无数次表示我只是个农民,事实他也是这样做的。即使当了皇帝,还是生性节俭、生活简朴,睡的床无金龙在上,“与中人之家卧榻无异”。造轿子以前用黄金的地方都换成铜。虽宫殿还是要有宫殿的样子,但俭朴终究是朱元璋的底色。有天还拿一块丝绸拼接而成的百纳单给群臣看。说“这衣服边角料做成被子也比扔了好。”不知道是不是还引领了拼接撞色的时尚风潮。又有天朱元璋看着宋代团茶复杂的工艺,深感喝个茶这么费劲。于是下了一纸诏令——“罢造龙团,惟芽茶以进”于是也就有了如今中国茶叶的主流形式散茶,也让茶叶不再是宫廷奢靡之好。毕竟百废待兴、人民饥馑,让百姓吃饱是第一要务,这叫用户导向思维。所以洪武时期建立的赋税和财政体系主要是维护小农利益。非经济作物农民在纳税时负担会更重,另外凡是开荒出来的土地都可以免除三年的租税,所以朱元璋鼓励农民去种粮食。而且朱元璋要求全国土地都得拿出1/10种植棉花,且不收税,可以说是朱元璋推动了中国的棉花种植让北方有棉衣御寒,南方纺织业得到发展。这是以前历朝历代都体会不到的嘘寒问暖。
而且宋元时期,佃农地位奇低,宋仁宗时代开始,地主打死佃农,比杀普通人要罪减一等。元代法律规定地主对佃农可以“鞭笞驱使,视以奴仆”而且佃农生的男孩买一赠一也是奴仆,女儿那就是女仆(《元典章》卷57《刑部?诸禁》若佃客生男,便供奴役,若有女子,便为婢使,或为妻妾。”)反观到了朱元璋这儿,《明律》规定:“富豪之家,役使佃客抬轿者,不仅要打60大板还要给每天60文的工钱,也就是强迫佃农给老板加班干私活不仅罚款还打屁屁,佃农地位直线上升。
朱元璋毕竟是农民出身,自己每天也是勤勤恳恳,甚至把宫内的空地都开辟为菜地,没事儿就玩玩开心农场。当然菜地朱元璋肯定是管不上,因为他本性工作狂,没别的爱好,就每天都给自己加工作量。不仅自我学习从文盲到有一定的文学素养,还平均每天批阅奏札,处理件国事,咳.毕竟辞了宰相。一言以蔽之就是别人是上班如上坟,朱元璋是下班像下葬。正如遗诏中他说:“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
不过朱元璋虽勤政,对百姓也好,但跟他一起创业的小伙伴却并不好过。因为他虽当了皇帝但内心满满的自卑仍无处安放,不出意外地得了皇帝的职业病:总有刁民想害朕!
这病历代皇帝或重或轻,赵匡胤当年痊愈了,朱元璋还是不得行。也就基本把明朝的开国大臣给撸了个干净,给后人留下个不好的印象:暴君。当然自古人生三大错觉就是1、她喜欢我2、我能反杀3、老板把我当兄弟,从朝廷宫斗到职场宫斗这病还是遗传病。所以从撸掉中国最后一个宰相胡惟庸到建立明朝最厉害的特务组织锦衣卫,明初四大案共杀数万官员,而对百姓则是社稷次之、民为贵。
所以朱元璋的猜疑,受到他农民视角的影响,也源于他控制狂的性格。就像他随时在宫门口备几匹健马,好在危急关头溜之大吉,跟以前驾校老司机告诉我停车一定要倒进去,不能头朝里一样,因为走的时候方便逃命,看来教练也是有故事的人。
其后朱元璋的控制欲还体现在他的个人专辑《大诰》里。《大诰》堪称明朝连载恐怖故事,又称刑罚百科全书,以血腥案例威慑人心,关键你还不看不行。为达到人手一本《大诰》,购此连载还能赠送减刑。
当然这所有的功过是非,都难以掩盖朱元璋所做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实现中华之伟大复兴。
年,太原之战,明军全歼北元骑兵十万;
年,开平之战,明军踏平北元都城开平府;
年:沈儿峪之战,虏获北元亲王及数万马驼杂畜;
年:应昌、兴州之战,俘虏北元太子、诸王、将相、后妃、宫女、官属及元两朝玉玺、金银和图书;
年平定云南,年平定辽东,年捕鱼儿海之战大败元军,全国领土也已基本被明朝收复。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元朝末年,没有朱元璋的洪武之治,始皇打下的中华江山恐怕早已入土;汉朝和唐朝的盛世荣光,也将没落于胡族。洪武一统天下推动了“统一的中华认同”在全国恢复汉家衣冠习俗;同时向北方倾斜,又向南方输血磨平了南北对立的文化冲突。
收复南宋丢失近年的江南;
收复北宋丢失近年的中原;
收复晚唐丢失4、年的云南、贵州、甘肃、辽东、燕云,又进一步夺东北、青海、西藏,把在中华大地肆虐百年的蒙元帝国打回原型。
中国历史上有两次大乱局,一次是三国两晋南北朝,一次是辽宋夏金元。自胡马窥江去后,再无燕云十六州,辽、金、蒙元年漫长的分裂,终于在朱元璋手上实现一统。这就是朱元璋对中华民族最大的历史功绩,远超他此前所有的文治武功。以致康熙在南京明孝陵立了块大石碑写着:治隆唐宋。
有些人起点很低,但终点望尘莫及。朱元璋身处百年未有之大乱局,从无业游民到群雄并起,从乱世流浪到大明崛起。以礼贤下士的姿态习得守成持重的儒学,以坚忍不拔的意志成就帝王之霸业。面对异族的打压与劫掠,唤醒中华民族的团结与热血,“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是朱元璋对这片土地的深刻理解。而一个白手起家的普通农民,受尽世间磨难,深谙人间疾苦。纵然成为帝王,他还是那个普通的农民,想解救百姓于胡虏,解救众生于贫苦,又何曾想什么名垂千古。
我们间隔四百三十年,才再次踏上幽云十六州。
靖康之耻,几乎整个皇室都被金兵掳走。
就像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国破家亡的常态。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战死沙场的豪迈。
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是精忠报国的统帅。
而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却是可怜白发生的无奈!
是朱元璋拯救了中华儿女的世世代代,是朱元璋一扫自晚唐以来四百多年的阴霾。正如曾经的招股说明书“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国之耻!”朱元璋没有吹牛逼。他终结元九十年的统治,改朝换代安定了人民;他以南统北,再造华夏,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朱元璋的人生逆袭史无前例,正如洪武强大的铁骑,在三十年间顺天应人,重光华夏,山河统一,君主华夷。
阿Test正经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