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盒妈
来源:爸妈使不得(ID:bmsbd1)
明天就是双11了,这购物气息越来越浓烈,我有个闺蜜很喜欢在网上购物,家里的锅碗瓢盆,衣服鞋子几乎都在网上买。
前两天,她准备给孩子网购一双鞋,因为两家孩子年纪差不多大,就把链接发给我,想问问小盒喜不喜欢……
很多家长觉得哪有那么恐怖,就一双鞋而已,还能把脚穿坏了?
给大家看张图,这个图详细地解释了:
为什么鞋子穿了一段时间后,会有左右脚磨损不一样;
为什么不同的人穿鞋子,边缘磨损的位置、程度不一样。
可以明显地看出,走路姿势不同,鞋子自然就磨损的有轻有重,而走路姿势与小时候穿的鞋子有很大的关系,今天我们就详细地跟大家聊聊,为什么一双鞋就能影响我们宝宝的将来
儿童脚部要大约到15岁才基本发育完全。从幼年到青少年期间,脚部最易受到伤害。如果受到损伤或障碍,则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脚疾或脚部畸形,影响到脚的支撑与平衡功能。
根据儿童基金会的调查显示,91%的儿童穿鞋不当,有83%的成人对孩子穿鞋问题不够重视。只有约6%的父母在给宝宝买鞋前察看过宝宝的脚形,另有23%的父母在发现孩子因穿鞋不当出现问题时开始采取补救措施。
但其实,当孩子的脚部出现问题,家长想采取补救措施,已经晚了,矫正的过程既漫长又痛苦。
所以,在这里想告诉大家:给孩子买鞋这件事,家长一定马虎不得。
▲
什么时候适合给宝宝穿鞋
注意:穿鞋并不是越早越好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1岁左右,开始练习走路,早早的给孩子穿上鞋,这种做法其实是错误的。那么,过早穿鞋会给宝宝带来什么影响呢?
1、阻碍脚底的触觉发育
我们都知道人体脚部的神经是很丰富的,所以当宝宝的脚掌接触到地面的时候,可以通过脚部的神经,给大脑和正在发育生长的身体充分的刺激和回馈。
过早给孩子穿鞋,就会阻碍这种刺激,长时间缺少这样的触觉刺激,可能会造成孩子脚部缺乏敏感,脚部适应性较差的问题。
2、导致孩子平衡能力差
给小孩过早穿鞋,会因鞋子的阻挡,接收不到地面信息的反馈,时间久了,造成大脑不能很好的根据路面情况调整身体的平衡和重心,让宝宝的平衡能力和走路的协调能力受到影响。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容易摔倒、绊倒等等。
3、容易使宝宝产生抵触情绪
宝宝刚开始站立、走路时,给孩子穿鞋,对宝宝的脚造成束缚,使宝宝感到不适,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练习走路。
建议
婴儿期(3-11个月):这时候宝宝还不会走路,所以最好不要给宝宝穿鞋,让宝宝的脚自由活动。
学步期(12-35个月):鞋子要舒适、合脚、防滑。在温度适宜,又不会被利物划伤脚的前提下,可以允许孩子不穿鞋子,这样更容易学会走路,而且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知觉能力。
学龄期(3-6岁):3岁以后,孩子的户外行走增多,选择合适的鞋子,避免造成扁平足、高足弓等脚部畸形。
以上这些年龄划分,是普遍适用的标准,宝爸宝妈也可以根据宝宝学步的早晚,做相应调整。
▲
穿鞋不当会造成哪些影响
1、导致扁平足或高足弓:
如果宝宝的鞋子足弓承托力不足,就会大大增加患上扁平足的可能,不合适的鞋子以及不良的姿势也会加剧扁平足的恶化。
扁平足虽然不是病,但是到了中青年阶段或者较胖的时候就会有明显的不适,严重者很有可能会影响一生。
除了遗传、缺钙导致宝宝足部和腿型的不完美外,鞋子的选择就是引起宝宝这方面的后天原因。
如果孩子是扁平足,可能会伴有足外翻,进而影响腿型,导致X型腿;如果孩子是高弓足,可能会伴有足内翻,进而影响腿型,导致O型腿。
所以家长不要觉得孩子一双鞋无所谓。以后孩子是不是又直又长的腿(尤其是女宝,拥有一双又长又直的腿是每个女孩的心愿),和现在的每一步都有关系哦。
2、导致甲沟炎
宝宝天性好动,生长发育迅速,因此家长们要注意给宝宝穿舒适合脚的鞋子。如果宝宝的鞋子过小,就会对脚部造成一定挤压,特别是宝宝娇嫩的脚趾与鞋子不断的摩擦,指甲容易受伤,甚至造成甲沟炎。
3、影响宝宝脚部发育造成畸形足
因为宝宝的脚在生长发育中很娇弱,并且主要靠软骨支撑,而很多家长喜欢给宝宝穿尖头鞋,或者过紧的鞋子,就会使宝宝的脚趾挤压在狭窄的空间里,造成外翻,影响骨骼发育。
4、影响食欲
日本医学专家发现,宝宝穿太紧的鞋子会阻碍身体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进而影响食欲,出现挑食或厌食的情况,从而影响宝宝正常发育。
▲
怎样给宝宝选择合适的鞋
★测量脚长和脚宽★
在给宝宝购买鞋子前,家长要量一下孩子的脚长,重点是要量双脚,不仅要量脚的长度,还需测量一下宝宝脚的宽度。
我给宝宝量脚时,让他把脚踩在一张白纸上,在脚后跟处画一条横线,在脚趾最前端画条横线,然后测量两个横线之前的距离。
在给宝宝选鞋时,鞋的内长要比脚长1cm左右,有两种方法可以快速验证
1、让宝宝的脚顶到鞋子最前面,然后试试脚后跟处,能不能伸进一个手指。
2、让宝宝的脚抵到鞋子最后面,然后试试鞋子前端空余多少,如果一个手指的宽度,说明大小合适。
我个人经常用的是第二种方法,因为第一种方法,宝宝往前顶时,脚趾可能会弯曲,存在一定的误差。
如果想知道宝宝脚的宽度与鞋子宽度是否合适,就把鞋底反过来对上宝宝的脚底,最好鞋内宽与脚丫实际宽度留有10毫米左右的余地。
有的家长觉得孩子长得快,想让孩子多穿一段时间,就特意给孩子买大尺码的鞋,但这样小脚在大鞋中得不到相应的固定,不仅容易引起足内翻或足外翻畸形发育,还会造成走路姿势不正确。
另外还有一些家长认为,鞋子只是稍微小了点,但没穿破,就让孩子将就着再穿些时间。但小孩子脚骨软,因挤压容易脚变形,对孩子脚部肌肉与韧带的发育是很不利。
★鞋底★
正学步的宝宝,在家里可以不要穿鞋,如果天气凉,可以选择防滑的学步袜,最大程度的减少对宝宝脚的限制。
对于学步鞋来说,选鞋底较软的,目的在于帮助婴儿站立时掌握脚趾和脚掌的正确位置,这样利于以后走路时脚的姿势正常自如。家长在购买时,把鞋底弯曲,鞋尖能够到鞋底就好了,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对折。
对于走路稳定、逐渐掌握走路技巧的宝宝来说,鞋底要选稍微有些硬度的,可以帮助宝宝端正走路姿势。对折后,弯曲的地方位于鞋子的三分之一处。
★质地面料★
给宝宝选鞋子时,要注意面料和透气性。
布面、布底制成的童鞋舒适、透气性好;
软牛、羊皮作面,鞋底是柔软有弹性的牛筋底,舒适又安全;
而人造革、塑料底的童鞋,既不透气,还容易使宝宝滑倒。
★样式★
给宝宝选择宽头鞋,尽量不要穿尖头鞋,尖头鞋虽然很好看时尚,但会使宝宝脚趾在鞋内相互挤压而影响发育。
此外,家长一开始可以不选择系带鞋,一方面鞋带容易散开,导致孩子绊倒摔跤;另一方面宝宝自己一开始也不会系,所以最好选择搭扣或者魔术贴的鞋子,这样可以有利于培养宝宝自己穿鞋。
★鞋码★
很多宝妈宝爸给宝宝买鞋时,固定一个鞋码。但是不同品牌、不同商家,他们的鞋码会有偏差,可能买这个品牌的鞋,是穿33码,换一个品牌就穿34码。
所以提醒大家,购买鞋子时不能一成不变的去选择,最好是让宝宝当场试鞋,穿着走几步:
如果宝宝后跟总是露出,说明鞋子有些大
如果宝宝走路姿势显得笨拙,说明太沉或太硬
如果宝宝表现的像没有穿鞋,说明鞋子很舒服。
★气味★
给孩子购买鞋子时,鞋子如果有刺鼻气味,不要给孩子购买。
▲
哪些鞋子不适合孩子穿
1、“二手鞋”千万不能给孩子穿
每个孩子脚的形状都不同,鞋也会随着脚变形。穿别人的鞋,就像穿了被别人的脚型铸了模的鞋一样,孩子的小脚就会失去自己正确的鞋型,孩子的脚也可能会随之变形,对孩子脚的正常发育并不好。
2、鞋底过厚的鞋不能给孩子穿
每个人在行走时,鞋都随着脚部运动需不断弯曲,鞋底越厚,弯曲就越费力,孩子走起来就越笨重,尤其对于爱跑爱跳的孩子来说,厚底鞋更容易引起脚的疲劳,并进而影响到膝关节及腰部健康。另外,鞋底过高,宝宝在跑跳过程中也会容易造成扭伤。
3、洞洞鞋
尤其不适合2岁以下的宝宝。
每到夏天,宝妈们都喜欢给宝宝穿洞洞鞋,穿脱方便,但是洞洞鞋质地软,在乘坐电梯时,洞洞鞋很容易卷入电梯夹缝,新闻上也经常报道这一方面。
洞洞鞋的危害还不止这些,目前市面上的这一类鞋子的质量不一,有些劣质洞洞鞋,穿久了容易引发皮肤炎。
4、闪光鞋、叫叫鞋
这种鞋符合孩子的好奇心理,很讨孩子喜欢,但发出响声、发光的装置一般是在鞋后跟,这就促使孩子走路先用脚后跟使劲着地,或走路时经常低头看闪光,容易养成孩子含胸等不良走路习惯。并且,劣质的尖声还可能损害孩子的听力。
5、高跟鞋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也会发现,小孩子会很喜欢穿大人的鞋子。
我家宝宝有时候就穿着爸爸的拖鞋,满房间溜达,在小孩子的心里,可能穿大人的鞋,像是长大的一个标志一样。
此外有的小孩子会穿妈妈的高跟鞋,在家里走来走去,这对他们的骨骼发育很不好,而且极易扭到脚,甚至造成其他伤害。
养孩子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孩子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都隐藏着爸妈无数的操心与牵挂。
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是爸妈在背后无尽的呵护与付出。
育儿团
|yuert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