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是指足部内侧足弓因先天或后天因素而消失造成足底变平,是一种常见的足部变形。新生儿出生后先天上会有不同程度的扁平足,但这个现象通常会随年龄成长、及足部肌肉韧带发育成熟而消失。10岁大的孩童其足弓逐渐形成,发生率降为5%,其中有疼痛症状的人占非常少数。假若随着年龄仍未发展出正常足弓,就可称之为先天性扁平足。有韧带松弛和习惯跪姿或是肥胖的孩子,扁平足的发生率亦较高。因此扁平足虽然仍属于先天性问题,但后天的环境是否可影响足弓之发展仍未可知。
先天性扁平足大多属于柔软性扁平足为主,常分为内旋足与高弓足,当足弓著地时,会造成脚踝关节失去平衡。除了可能影响到足部疼痛不适或步态之外,亦可能导致前膝疼痛及、背痛,以及较高的足底筋膜炎发生率,这些都可能会影响到运动员的运动表现。下图便是内旋足的图解,左侧是原本的脚型,右侧则是足弓著地后间接造成的踝关节失衡变形,容易引起疼痛,也容易使身体重心在方向紧急变换时失去平衡而造成脚踝扭伤。矫正的方式,便是利用矫正鞋垫或机能贴布将内侧足弓撑起来,让足部在着地时的姿势维持跟不承重时一样。
综观来说,足部在行走上处于提供一个柔软稳定的平台的功能,在步态著地期早期与地面接触,并接著转换成一个坚固的杠杆来完成着地期晚期所需要的推进动作。正常足在行走过程中会由较柔软的状态转换成较坚固的状态,而扁平足则会停留在较柔软的状态,无法进一步转成坚固状态,因而无法提供所需的推进动作,这对于需要在球场上进行短冲刺与变换方向的运动员,不仅影响速度,也可能成为脚踝扭伤的潜在因子。为了避免因为扁平足造成的疼痛以及对运动表现的影响,一般常用矫正鞋垫或机能贴布配合足部垫脚尖与跳跃运动来强化足部肌群以减缓症状。下图便是常见的鞋垫,借由垫高拇指球而撑起内侧脚弓。机能贴布则在运动场上较常见,目的也是撑起脚弓,但效果有限。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