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好竹鼠从认识竹鼠开始

第一章认识竹鼠

第一节竹鼠的品种类型与形态特征

竹鼠,又名竹根鼠、茅根鼠、冬芒老鼠、竹鼬、竹根猪、竹狸、冬芒狸、竹纯、竹馏、稚子等,因其形似老鼠又以吃竹为主而得名。《本草纲目》记载:“竹馏,食竹根之鼠,形大如兔”,竹馏即指竹鼠。李白诗中“林中稚子无人见”的稚子即指竹鼠。

在动物分类学上,竹鼠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啮齿目、松鼠亚目、竹鼠科、竹鼠属。竹鼠是一种体型较大的啮齿类动物,野生竹鼠在国外主要分布于南亚及东非一带,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秦岭以南的山坡竹林及芒草丛下,栖息于灌木、竹、乔木、棕叶等混交林中,穴居地下,白天穴居洞内,并用疏松泥土堵住洞口,夜间出来觅食,以竹根、竹茎、竹嫩枝、山姜子地下根、芒草根和芒草秆为食。我国的野生行鼠共有5种,即

中华竹鼠(RhizomyssinensisGray)、银星竹鼠(RhizomyspruimosusBlyth)、大竹鼠(RhizomyssumatrensisRomles)、暗褐竹鼠(RhizomysuardlThomas)和小竹鼠(Cannomysbu-dins),其中,中华竹鼠、银星竹鼠、大竹鼠和小竹鼠均已被列人入国家林业局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简称《“三有”保护动物名录》)。现阶段我国人工养殖的竹鼠主要是中华竹鼠和银星竹鼠,只有极少数养殖大竹鼠的。

竹鼠是我国南方省区分布较广的一种珍贵陆生野生经济动物,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但是,目前我国的野生竹鼠数量较少,每平方公里仅3只左右。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就开始进行人工驯养繁殖,至今人工养殖竹鼠技术已然成熟。

一、中华竹鼠

1.别名

中华竹鼠(彩图1)又名灰竹鼠、普通竹鼠、竹鼠、竹根鼠。

2、分布

中华竹鼠在国内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广东、福建、湖北、四川等地,国外见于缅甸北部。中华竹鼠在我国的竹鼠种类中分布最广,故有“普通竹鼠”之别称。

3.外形

中华竹鼠成年个体的体长为25~35厘米、体重为1~1.7千克。体形粗壮,呈圆筒形。头部钝圆,吻大、眼小、耳壳小隐于毛被内。颈短粗。四肢短小,但粗壮而具有利爪,是运动器官和挖洞取食的工具。尾部短小,光裸型,仅被以稀疏短毛。体被厚毛,密而柔软。门齿粗大,臼齿短小,具有啮齿目动物典型的

牙齿特征。雌性胸部有1对乳房,腹部有3对乳房。

4.毛色

中华竹鼠的体色随年龄增长而变化,从深色到浅色,幼年个体的毛色比成体的深,周身均为深灰黑色。成年个体身体背部毛色为标灰色,并长有白尖针毛。吻周呈灰白色,耳覆以棕灰色毛。身体的腹部毛被较为稀疏,色白而暗,其间也杂有闪亮的细毛,透过被毛可看到粉红色的皮肤。足背及尾毛均为棕灰色。老年个体的背毛呈棕黄色。

二、银星竹鼠

1.别名

银星竹鼠又名花白竹鼠、粗毛竹鼠、拉氏竹鼠、草鼬。

2.分布

银星竹鼠在国内主要分布于福建、江西、湖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国外见于亚洲东南部。

3.外形

银星竹鼠体型较中华竹鼠大,体重1.3~2千克,体长35厘米左右。体形粗壮,呈圆筒形,头部圆钝、眼小、吻大、耳朵极短,完全隐于毛丛中;尾较长,接近体长的一半;四肢短,掌部宽大而扁,趾端有利爪,爪稍扁似指甲状,适于挖掘土洞和掘取

食物。牙齿与中华竹鼠无区别。雌性胸部有1对乳房,腹部有8对乳房,但有的个体胸部有2对乳房。

4.毛色

银星竹鼠体毛较粗糙,故有“粗毛竹鼠”之别称。口鼻部、眼周为灰褐色,额、颏及整个背面均为褐灰色,毛基灰色,背毛具有许多带白色的针毛伸出于毛被之上,并带闪光,颇似体背蒙上一层白霜,故称“银星竹鼠”。体侧白色逐渐减少。腹面纯褐灰色,部分有白毛斑,但腹毛稀疏,常显现裸露。耳毛棕褐,吻部色泽稍浅,灰白色。四足背及趾具褐棕色细毛。

三、大竹鼠(大红颊)

1.别名

大竹鼠又名红颊竹鼠、红大竹鼠。

2.分布

大竹鼠在国内主要分布于云南南部等地,国外见于缅甸、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热带地区。

3.外形

大竹成是我国竹鼠中最大的一种,成体长40厘米左右,体重2-4千克。耳短,但由于毛被稀疏,故仍清晰可见。前后足足掌部后面的两个足垫彼此连接。尾粗壮而长,无毛而完全裸

出,尾长约为体长的2/5。牙齿与中华竹鼠无多大区别。雌性胸部有2对乳房、腹部有3对乳房。

4.毛色

大竹鼠毛被稀疏而粗糙,面颊(从吻周到耳后)为淡锈棕色或棕红色,故有“红颊鼠”和“红大竹鼠”之别称。额枕和颈背中央有一梭形暗色斑,体背和体侧为淡灰褐色。腹面毛被非常稀少,常可见到皮肤。喉胸部纯褐色,腹部灰白色。四肢和足背纯褐色。尾乌褐色,但尾尖常呈棕黄或淡黄色。

四、暗褐竹鼠

暗褐竹鼠主要分布于云南西部和贵州东北部等地。体形与中华竹鼠相似。体重为1.5千克左右。全身被毛均呈暗烟褐色。

五、小竹鼠

小竹鼠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部热带地区,为竹鼠科中体型最小的一种。体形与中华竹鼠相似。体重仅为0.2~0.3千克。全身被毛呈棕褐色。

第二节竹鼠的生活习性

野生竹鼠多栖息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山间竹林,芒草、棕叶芦及野甘蔗丛生的河谷地、草坡、稀树灌木林,以及常绿阔叶林中竹子丛生的地方。多在比较松软、干爽的山坡、谷地上掘洞穴居。以多种芒草根、茎,山姜子,野甘蔗,竹的根、茎、嫩枝,阔叶林的树皮、根皮等为食,尤其喜欢取食芒草的根和种子。

竹鼠是一种野生的特种经济动物,在野生状态下,由于长期的自然选择的作用,逐渐形成了以下几个与环境相适应的独特生活习性。掌握这些特性,对于竹鼠的人工高效养殖是十分必要的。

一、终年穴居

野生竹鼠终年穴居于竹林或茅草山地洞穴内,洞长3~9米,分为主洞道、取食道、避难道,以及卧室、贮食室和排便点等。主洞道距地面20~30厘米,与地面平行分布。取食道为主洞道的分支,是为取食竹子或芭芒草地下茎而挖的洞道。

避难道位于穴窝附近的深处,距地面0.5~1.5米。竹鼠受惊时即钻入避难道中并继续向前挖掘,不断用泥土堵塞洞道。卧室和贮食室位于主洞道中,卧室内垫有竹叶、竹枝、树叶或干草,是休息和繁殖的场所,贮食室内贮有食物。排便点是竹鼠定点排粪的地方。如果竹鼠在洞中,则会把洞口用土堵住迷惑人,开启的洞内一般没有竹鼠人在家养的条件下,窝室的设计,既要考虑到竹鼠穴居钻洞的习性,又要便于饲养、观察、清扫和捕捉。因此,窝室要用水泥和红砖砌坚实,以防竹鼠掘洞逃跑,同时窝室墙壁光滑,且高度适中,以防其翻墙逃走,还要使窝室保持阴暗、保暖、凉快和干燥,使竹鼠居住在人工建造的窝室内能够具有像在洞穴中生活一样的感觉。

二、昼伏夜出

竹鼠是一种典型的昼伏夜出的夜行性动物。白天多蜷缩在洞口中,或钻入垫草隐居昏睡,夜间才外出活动觅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白天少食多睡,夜间取食旺盛。

三、终生素食

竹鼠属于一种单胃植食性动物,有发达的盲肠,对租纤维有很强的消化能力,采食范围较为广泛。在自然界中,竹鼠主要以芒草根、竹枝叶、竹全、竹根、孝草根、芒草秆、红薯、木薯。象草杆、鸭脚木、芒果树枝以及一些杂草种子和果实为主食,也采食禾本科植阿如玉米、高梁、稻谷、小麦、甘蔗等的根、茎、叶和种子,尤其喜欢采食冬芒草根、竹根和禾本科作物的茎秆,还喜欢吃胡萝卜、荸荠、凉薯、西瓜皮和甜瓜皮。所以,竹鼠在缺食的时候也危害庄稼。

四、不需饮水

水分是竹鼠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重要物质。但竹鼠与其他啮齿类动物有所不同,在野生状态下,从不直接饮水,其身体所需水分均来源于食物,而且竹鼠自身调节水分代谢的能力较差。因此,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竹鼠不能直接提供饮用水,只能从饲料中摄取水分,应十分注重饲料中含水分量。如果直接喂给饮用水或者饲料中含水分过多,则易造成竹鼠腹泻;如果饲料中含水分过少,则又容易引起竹鼠消化不良,粪便干硬、颗粒小、呈暗黑色。此外,饲料中水分不足还会影响到

竹鼠的生长和毛色的变化,使毛色枯燥,并变为黄褐色,生长缓慢,体形较消瘦,甚至导致体液电解质失去平衡,出现神经症状和死亡。所以,正确掌握饲料的含水量是竹鼠养殖成功的关键。

五、喜欢啮咬

竹鼠属于啮齿类动物,其上、下门齿露于唇外,呈剪刀状,易于摄取和切断食物。但由于竹鼠的门齿没有齿根,因而能够终身不断生长,所以需要不断地磨损和啃咬较硬的物体。因此,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每天投喂食物时,除了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饲料外,还必须投喂一定量的竹根、竹茎或竹枝等类的食物,以满足其啮齿行为的需要。

六、喜阴怕光

由于竹鼠长期适应穴居生活和昼伏夜出的活动规律,因此,竹鼠喜欢阴暗的环境,惧怕强光,尤其怕阳光直射。所以,在进行人工养殖时,最好能给竹鼠营造一个光线较暗的生活环境,避免强光的照射。

七、喜凉怕热

由于竹鼠长期在洞穴中生活,而土层下的洞穴温度变化范围较小,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而且竹鼠的汗腺极不发达,所以竹鼠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差,较能耐低温,喜欢凉爽,惧怕炎热。一般说来,竹鼠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为10~28℃。当室温低于5℃时,便蜷缩成堆,呈沉睡状态;当室温高于30℃时,则表现为采食量减少,仰天而卧,伸展四肢;当气温高于35℃时,则躁动不安,易发生中暑,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则有死亡的危险。但是,经人工驯养后,亦能逐渐适应较高的温度环境。如果环境安静,喂养合理,并采取适当的防暑降温措施,也能正常生长繁殖。

八、喜干怕湿

竹鼠喜欢干燥的生活环境,对潮湿的环境较为敏感,湿度较大的生活环境容易引起疾病。因此,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一定要保持竹鼠生活环境的干燥,避免潮湿的环境。在火热的夏季,不宜采用酒水降温的方式,而是采用机械降温的方式,如使用电风扇或空调降温。

九、喜洁怕脏

野生竹鼠的窝室内常垫以竹叶或枯草,其能自行清理巢窝。在其洞穴内还有专门的排粪点,因而竹鼠是一种非常爱清洁的野生动物。因此,在建造竹鼠饲养池时,应设有漏类网,以让其将类排出饲养池外,同时,在设计繁殖池时其内室面积既不能太大,又不能太小,以便于母竹鼠自行清理内室。此外,饲养员应定期清扫饲养池,以保证竹鼠能有洁净的生活环境。

十、喜静怕惊

竹鼠生性胆怯,喜欢安静的环境,其视觉和听觉较差,但嗅觉敏感。其警觉性高,但行动又较显笨拙。如果竹鼠受到惊扰,则会发出“咯、咯、咯”或“呼、呼、呼”的吹气声,以及“喳、喳、喳”的咬牙声,以示威吓。所以,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应保证竹鼠能有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远离闹区和居民区,谢绝外来人员参观。

第三节竹鼠的经济价值

竹鼠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肉用、药用、毛皮和观赏价值作于一身。现在不少地方把竹鼠作为原料进行产品开发,用于食品目与医药行业,也有不少家庭把它当作宠物饲养,因此畅销国内外市场,经济效益显著,养殖开发前景极为广阔。

一、食用价值

由于竹鼠的食性洁净,因而其肉质细腻精瘦、味极鲜美,是野味中的珍品。竹鼠的屠宰率较高,据屠宰试验表明,成年竹鼠的屠宰率可达55%~60%。据上海绿洲经济动物科技公司对竹处鼠肉的营养成分分析测定,其结果表明:竹鼠肉含粗蛋白质量57.78%、粗脂肪20.54%、粗灰分17.35%、粗纤维0.84%、水分3.84%,此外,还富含磷、铁、钙、维生素E、B族维生素高及氨基酸、甾类等。其中,赖氨酸、亮氨酸、蛋氨酸的含量比决鸡、鸭、鹅、猪、牛、羊、鱼、虾、蟹都要高。因此,竹鼠肉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具有保健美容功能的保健食品,是宾馆、酒楼及一般饭店都喜欢选购的山货品种。我国自古就有食竹鼠的历史,周朝食竹鼠风俗盛行,视竹鼠为璞肉。《公食大夫》中记载:“能吃竹鼠肉的只有三鼎以上的公卿大夫。”唐代《朝野金载》记载:“岭南赛民,好为卿子鼠。”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竹鼠大如兔,人多食之,味如鸭肉。”《清史》载:“鼠脯,佳品也,炙为脯,以待客,筵中无此,不为敬礼。”这一古老的食竹鼠风习在秦岭至岭南广大地区一直绵延至今。目前,竹鼠肉已成为上海、广东、海南、广西、湖南、贵州等地的新潮食品,从家庭餐桌登上了高档的宴席。人们对此赞不绝口,戏称“天上的斑鸠,地下的竹鼠”,为我国的饮食文化增添了光彩。

二、药用价值

竹鼠的很多组织器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我国民间将竹鼠作为药用动物,用于治疗疾病,已有悠久的历史。据《本草纲目》记载:“竹鼠肉味甘,微温,无毒,滋养筋骨,固本生津,滋阴壮阳,消肿毒。”此外,竹鼠的血、胆、油、牙均可入药。血对治疗哮喘有奇特功效;胆可明目、提神健脑;牙磨水能治蚊虫叮咬,消肿止痛;油能解毒排脓、生肌止痛,外治水火烫伤、无名肿毒,并能拔取异物等。竹鼠尾的主要成分是硬质蛋白质,经加工后可制成水解蛋白质、胱氨酸和半胱氨酸等。常吃竹鼠肉能治疗小儿疳积、遗尿;竹鼠胆可治眼疾和耳聋症;公竹鼠的睾丸炒干后,加冰片少许,冲开水吞服,可治疗高烧不退、呕吐等症;竹鼠肾在瓦上焙干研粉,睡前用蛋花汤冲服,可治疗心慌、惊悸、失眠等症;服用1~4日龄的无毛仔竹鼠浸制的白酒可以治疗贫血;以竹鼠骨为主药浸酒,可治疗风湿、类风湿病和关节痛等。同时,用竹鼠血清泡酒对治疗支气管哮喘病和糖尿病有特殊功效,对呼吸道炎症的治疗与预防具有独特的功效,经常服用能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竹鼠肉能够促进人体白细胞和毛发生长,具有增强肝功能和防止血管硬化等功效,对抗衰老具有良好的效果,是天然美容和强身佳品。竹鼠肉还富含胶原蛋白,胶原蛋白是一种由生物大分子组成的胶类有机物,是构成人体皮肤、筋、腱、牙齿和骨骼等最主要的蛋白质成分,约占人体总蛋白质的1/3,是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竹鼠肉中提取的胶原蛋白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进一步降低细胞可塑性衰退,增强肌肤弹性,防止皮肤干燥、萎缩等,可以改善机体各脏器的生理功能,抗衰防老。用竹鼠的内脏器官,可提炼成多种生化药物制剂。例如,从竹鼠体内的脂肪中提取的亚麻酸,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降血压、抑制血小板凝集、增强免疫力和保护皮肤等多种功能;从竹鼠的胸腺中提取的胸腺肽,具有治疗肿瘤和原发性与继发性免疫缺陷等多种疾病的作用;从竹鼠的脑髓中提取的脑磷脂,具有治疗血小板减少症、动脉粥样硬化和脂肪肝等病症的作用。同时,脑磷脂又是功能性保健食品和皮肤化妆品的重要添加剂;从竹鼠的肝脏中提取的促肝细胞生长素,具有治疗重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的作用;从竹鼠的软骨组织中提

取的软骨抗癌活性因子,具有抑制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作用。

三、毛皮价值

竹鼠是属于无汗腺动物,其皮毛细软,光泽柔润,且皮张大,底绒厚,皮板厚薄适中,易于鞣制;其毛基为灰色,易于染色,是制服衣、皮领、帽子的上等原料。其皮制成的夹克、长大衣,色泽光亮,平滑、轻软、耐磨,外观可与貂皮媲美,在国际市场上极为抢手。

四、其他价值

竹鼠的皮下脂肪和体内脂肪极为丰富,可占个体重的15%~18%,是高级化妆用品的原料。竹鼠的须是制作高档毛笔的原料,货源紧张,供不应求。

竹鼠尾巴中的线状白筋,可制成外科手术缝合线。此外,竹鼠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许多动物园内均有展出。同时,还有不少人把它当作宠物驯养。

您好欢迎







































白癜风治疗哪家最好
那里治疗白颠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touxian.com/gzys/24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