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霉的上海人

白癜风早期症状有哪些 http://m.39.net/pf/a_7208874.html

梦马笔谈

今年年初,刚刚从春节喜悦的心情中走出来的上海人,

忽然一下子跌入了谷底,因为疫情来了。

随着3月1日第一例感染者出现,随后的上海就像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

以至于无法收拾。

最后,上海只能进入“静态管理”中。

偌大的上海,忽然就进入“静态管理”,让人想想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要知道,这里可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经济最繁荣的城市。

上海按下暂停键,损失和牺牲难以言表。

之后的上海曝出了不少负面消息,也是让人大跌眼镜。

堪称魔幻,大家都觉得不愧是“魔都”。

有人在家里估计都快要憋疯了。

整整三个月,从按下暂停键那一刻开始,

大家都没有想到会有这么长时间的“静默”。

这让很多人为了吃发愁,也有一些人趁机发“国难财”。

熬呀熬,总算熬出了头。

于是,上海人都希望自己是一只鸟,赶紧飞出去。

到天空上翱翔一番,释放一下自己的心情。

有位演员还在疫情期间据说砸了自己收藏的价值上千万元的古董。

然后在上海解封后,头也不回的就回家乡了。

解封后的上海人,很快就彻底放飞自我。

有不少人要出去旅游。

这个时候,热情好客的三亚,还专门给上海人打广告,

说什么阳光海滩欢迎您。

相比上海来说,三亚此时没有疫情,一直都是低风险区。

并且,三亚对上海游客特别友好,在防疫上也比较宽松。

上海人去了,不需要隔离,可以放心的玩。

于是乎,很多上海人都迫不及待的赶往三亚,去拥抱那里的蓝天大海。

从6月24日开始,上海飞往三亚的航班就迅速回暖。

以至于后来夸张到了什么地步,

部分航空公司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竟然临时更换成载客量最大的机型。

为了满足上海人外出游玩需求,航空公司尽可能换上了大飞机。

这样装载的人更多。

更有传言,有人干脆就包机到了三亚。

真是很“壕”了。

不管有没有那么回事,但上海到三亚的人的确是居高不下。

酒店爆满,当地导游都说上海游客特别多。

不仅上海直飞三亚的航班机票涨价了,当地酒店也涨价了。

三亚这座旅游城市,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但好景不长,没有想到三亚竟然也爆发了疫情,并且还很突然。

从上海人蜂拥到三亚,也就一个月的时间吧。

如果这个时间段内,你离开了三亚,也玩的很尽兴,只能说你很幸运。

但毕竟还有一些上海人没有离开,或者刚刚到三亚没多久,还没有玩尽兴。

结果呢,忽然就来了疫情。

一提到疫情管控,上海人自然是本能的条件反射,立马买机票回家。

一部分幸运的赶上了飞机,依然还有不少上海人没有赶上。

更有上海人花高价买了飞机票,一万多元的公务舱,咬牙买了。

到了机场很幸运的认为自己可以平安落地上海。

很不幸,上了飞机却被喊停,在天空打了一个转,又回到了三亚。

与此同时,上海市宣布从8月7日零时起,疫情风险区“清零”。

滞留在三亚的上海人,这下可好,只能继续在三亚看大海了。

只是这和在三亚游玩时的心情,完全是大相径庭,可以说有着天壤之别。

那时是心情愉悦,天空很蓝大海也很蓝,

一下子释放了自己压抑很久的心,让人不由得浑身轻松。

可惜,快乐都是暂时的,痛苦似乎更是漫长。

一些人的计划已经被打乱。

三亚政府宣布,游客住酒店可以半价。

即便如此,一些酒店是暗戳戳的先抬高价,然后再半价。

上海人一看,竟然比刚来时还贵,非常不开心。

这也太不像话了,这不是发“国难财”吗?

这种感觉,好像又回到了上海疫情爆发时。

如今,三亚进入了“静态管理”。

一旦进入“静态管理”,也就是要求你足不出户。

你在酒店里,也同样如此。

这种滋味,想想也不好受。

刚刚从漫长的居家隔离中走出来的上海人,

却再一次在酒店隔离,心情自然难受至极。

运气,也的确是坏到了极点。

按照以前的经验,估计至少也要两个星期吧。

一转眼,半个月甚至一个月就这样过去了。

回到了上海,可能还要被隔离一周。

一转眼,又是一个月过去很多天了。

想一想这些上海人,不是在家隔离就是在酒店隔离,

这一年似乎最多的时间就是隔离了。

一些网友说,能够坐公务舱外出游玩的上海人,应该都是有钱人。

既然有钱又有闲,权且当为国家旅游业做贡献了吧!

原文链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touxian.com/gzys/161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