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复苏,江堤拥翠
春水如潮
春日的韶城处处是“撩人”的景致
如果闲来探寻春色
还可以走进三江六岸的风度书房
这里有三五成群的书友
还有玩转春日“飞花令”的风度沙龙哦~
自今年1月1日起,第二批10间风度书房启用以来,韶关至今有20间风度书房。截至今年3月17日,风度书房举办的“风度沙龙”已满期。
雅而趣:满园春色的风度沙龙
3月9日的风度书房利民分馆,举行了主题为“亲子手作系列:编出女儿心”的第96期风度沙龙,“抛”出了《相思》的“飞花令”,充满了浓浓的春日意趣。
在风度书房利民分馆举行的第96期风度沙龙,主题为“亲子手作系列:编出女儿心”。谭植摄
活动中,仁化县红豆兰庭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经理、非遗传承人王均慧作主讲,现场分享丹霞红豆的小知识,指导大家制作红豆饰物。
3月9日,在中山公园分馆举行的第97期风度沙龙女读者专场《听,花开的声音》,以名篇佳作和原创之作“接”过春日“飞花令”,开启了一场听花、赏花之旅。活动由武江区朗诵学会的冯穗元策划及主讲,分享了简单易学的形体训练及发声器官的基本技巧等。沙龙还有小组诵、集体合诵、自由阅读等环节。
第97期风度沙龙:《听,花开的声音》读书雅集活动现场。杨戴花摄
3月17日下午,在中山公园分馆举行的第期风度沙龙《客家粤北》(诗歌)分享会里,也演绎着春日“飞花令”,始兴县作家协会主席陈志强回顾了他的诗歌创作经历,“我写了花山平湖的白鹤,红沙漠的诱惑,瑶乡春早的明媚……我从生活与自然里发现诗情画意,笔锋流露出对家乡生态的热切
在春意融融的时节里,已满百期的风度沙龙,以阅读为纽带,涵盖了精读好书、玩转绘本、思维训练、诗歌文学创作交流、心理教育、名家讲堂、亲子制作、数字阅读推广等主题,被评为韶关市年度“全民阅读优秀品牌”。今年的风度沙龙还将围绕建国70周年的主题开展活动,并增设地方文史等分享内容。
在中山公园分馆举行的第期风度沙龙:《客家粤北》(诗歌)分享会。李富根摄
小而美:宜风宜雨的阅读空间
在春雨绵延的天气里,韶城20间风度书房,也成为读书小聚,“宜风宜雨足安居”的自在天地。
“它很安静、舒适,而且免费开放,很适合我们学生党,我喜欢和朋友约在风度书房,一起看看书,做做习题。”家住风采街道的谢宇虹今年读大四,正在备战省考的她,成为风度书房的“常客”与资深“粉丝”。
“我们收到很多学生读者的留言,说在风度书房读书学习效率很高,让我们很感动。”市图书馆馆长陈伟清介绍,让读者惬意地享受阅读时光,正是风度书房建设的初衷。“我们在前期调研中有一个疑虑,市图书馆晚上6点关门,韶关读者去哪里看书?因此我们想建设晚上6点以后不打烊的书房,第一间也就是风度书房图书馆分馆由此建成,首月入馆人数达到6万人次。”
而这把“火”,也让韶关全民阅读的氛围不断“燎原”,分布在市辖三区的20间风度书房应运而生,它们“一馆一特色”,兼备了现代简约风、中式风、青春活力风、科技风等等,各馆面积约平方米至平方米不等,图书多在册以上,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少儿读物、通俗读物等等。
“继续建设一批风度书房”也被列入年韶关10件民生实事之一。预计到年,韶关将在城区内建成30间“风度书房”。同时,各县(市、区)今年也将建设至少一间风度书房。
智而礼:“无人值守”的文化港湾
“在建设之初,我们也在探讨,韶关人对‘无人值守,有人管理’的书房模式会不会感兴趣,以及志愿者会不会积极主动地融入书房的服务工作,现在我们都放下了心头大石。”陈伟清认为,如今的风度书房,不仅呈现着“人心善、风物美”的韶关气质,逐步打造的文明空间也让人“如沐春风”。
文明的空间,源于一群“咖马甲”——来自各行各业文化志愿者的服务。首批书房自启用之日起,便向社会公开招募了“风度书房志愿者”,负责定期整理图书、读者归还书籍上架及在市图书馆的指导下,开展各书房间的图书轮换。目前,20间风度书房已招募了余名志愿者。
志愿者在整理书架。
浈江实验学校红领巾志愿者小分队的志愿者组长林敏介绍,每个周末和寒暑假,不管严寒还是酷暑,一个个“红领巾”志愿者分早上、下午、晚上三个时段去书房做志愿服务,给书房打扫卫生,帮助书房管理员整理图书,把破损的书籍修好,还协助老年读者通过机器借阅或归还图书。
不仅如此,在运营管理上,风度书房采用图书馆与社区、企事业单位、企业多方合作、盘活社会资源的创建模式,通过由市图书馆统筹运营管理的方式,统一标识、统一配送、统一管理标准,有效提升了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在技术管理上,打造“总监控”和“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双平台”管理体系。各分馆搭建了统一的技术平台,整合市、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实现书刊的统一检索和市区内书籍的通借通还。读者使用借书证或身份证,即可免费享受精神食粮。作为智慧型图书馆,风度书房利用信息化和RFID技术,实现无人值守、有人管理及读者自助服务的全开放、高品位的自助实体图书馆。“我们管理也会日趋成熟、智能,根据读者的需求不断进步、调整。”陈伟清说道。
目前,市图书馆正在市辖三区范围内选择符合风度书房建设用房要求的地点,期盼社会各界或热心公益的单位、个人无偿提供房屋用于建设风度书房。“我们希望能给更多中等收入以下,特别是一些没有书房的家庭服务,希望第三批书房可以走进更多普通社区、工矿、中学、城乡结合部,比如十里亭镇、犁市镇等等,希望能通过选址征集,惠及更多基层群众。”陈伟清说道。
文字:韶关日报记者吴梦雁通讯员杨戴花
校对:彭令辉编辑:朱海雯
责编:巫寅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