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指导

呼和浩特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g/170112/5199035.html
医院订阅哦!

使用说明:在使用本康复指导前,请仔细阅读完以下全部内容。

1.本康复计划应在专业医生和康复师的指导下执行。

2.每位患者病情不同,康复训练时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本指导意见仅适合一般情况的前交叉韧带术后患者作为参考。

3.如果在康复训练中,患者遇到疼痛和不适,请立刻停止训练,并及时与专业康复师沟通,不建议患者在疼痛情况下继续坚持训练。

4.功能锻炼后即刻给予冰敷15~20分钟,以冰水混合物效果最佳,,如平时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以继续冰敷,每日2~3次,每次冰敷间隔1-2小时。

5.术后需要佩戴铰链式支具4~6周,在站立、行走初期调节到0°,初期功能训练时也可以佩戴支具,根据各时期功能活动度来调节支具角度。

6.肌肉力量训练应当贯穿康复计划的始终,每次训练后感觉肌肉有酸胀疲劳感为正常,肌肉力量的提高是恢复关节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应当坚持锻炼。

7.膝关节的肿胀会伴随着整个康复过程,直至膝关节屈伸活动角度及肌肉力量基本恢复正常时,膝关节肿胀才会逐渐消退。如果出现膝关节肿胀突然加重,应调整训练,减少活动量,及时咨询康复师。

8.单纯前叉术后患者,24小时后可扶双拐下地不负重行走,术后2-3天即可开始渐进性负重训练,注意将支具锁定在0度伸直位。

9.术后初期不建议过多行走,否则极易引发关节肿胀和积液,影响功能恢复及组织愈合。

10.★术后康复★是一个严谨系统的过程管理,好的康复需要有精准评估作为前提,配合专业指导来进行,而居家康复在这两个方面会有诸多限制和不足,因此术后患者参照本康复计划如果2-4周内,感觉进步不明显,建议及时联系专业康复机构进行评估咨询,以免延误病情,耽误最佳康复时间。

●特·别·提·醒●

★运动康复★属于个性化医疗的范畴,是医生和康复师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一对一精准评估后,定制康复处方和功能训练方案的针对性诊疗过程。

★线上评估和远程康复★缺乏面诊的精准性,存在一定风险和不确定性;同时患者并非专业人员,在专业手法和功能训练上与康复师存在断崖式差距,所以效果和进度也无法与线下康复相比较,往往会事倍功半,影响康复进度。

本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我们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线下康复。

术后分期康复指导

一、初期(术后0-2周)炎症反应期,早期保护性康复训练

目的:减轻疼痛,消除关节肿胀,进行早期肌力练习,减少肌肉萎缩,保持良好的髌骨活动度,提高关节活动度,防止关节粘连,关节活动度可以到0-90°。

1.手术当天: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

2.术后第1-2天:

(1)踝泵训练:尽量将患肢伸直,保持中立位,踝关节用力缓慢,全范围的做勾脚尖绷脚尖动作,在动作最大幅度保持10秒钟,重复练习,每次3组,每组15-20个,踝泵训练可以在术后早期,每天间隔2小时做一次。

提醒:踝泵训练时,肌肉收缩,把末端血液和淋巴液挤压回流,肌肉放松,新鲜血液重新补充,有效促进整个下肢的血液循环。

踝泵训练

(2)下压毛巾训练:患者仰卧位,将厚毛巾折叠成5厘米厚垫于腘窝处(即膝盖正后方),患侧脚尖勾起,将大腿前侧股四头肌收紧,持续发力,膝盖向下压紧毛巾,保持5-10秒钟,放松休息,重复再做,每组15-20次,每天3组。

提醒:下压毛巾训练就是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使大腿肌肉用力收缩,收缩越充分,越能够大幅度的调动髌骨发生运动,在训练同时也做了髌骨的松动训练,而且这种练习非常简单却安全有效,值得推荐,对于下肢术后的患者,都可以即刻开始训练。

下压毛巾训

(3)直腿抬高训练:将脚尖勾起,大腿前侧股四头肌收紧,缓慢将大腿向上抬起至15-20cm,约30度,大概一只脚的高度,在最高点停留一秒钟,然后缓缓下落至接近地面,再次抬起,循环往复,每组重复15-20次,每天3组。切记,直腿抬高角度并不是越高越好的。训练时可以佩戴支具,锁定在0°伸直位进行。

直腿抬高训练

(4)髌骨松动:膝关节下方用软垫垫高,让膝关节屈曲大约15度,使髌骨高出关节最高点,用手指的指腹推住髌骨的边缘,分别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缓慢用力地推动髌骨,达到能推到的极限位置,推到最大活动幅度的时候要保持3-5秒,每方向5-10次。注意:推髌骨练习时,一定要保证是髌骨在发生运动,而不是在推动髌骨周围的皮肉发生运动。

髌骨松动

3.术后第3—14天:

(1)继续以上练习。

(2)开始屈曲练习,屈曲角度根据恢复情况逐渐增加。单纯前叉术后患者一般7到10天,活动度应该达到90°左右,术后4周维持在°以内。术后6到7周达到°左右。如果伴随半月板缝合或其他损伤,弯曲角度根据伤病情况,适当延后。

(3)足跟滑动训练:足跟放于床面上,缓慢沿床面向内勾腿,在屈膝过程中,尽量不要出现明显疼痛,在疼痛耐受范围内,弯曲到最大幅度,并在最大幅度停留保持30秒-1分钟,重复练习,整个训练过程,骨盆不要离开床面,始终贴紧,足跟也不离开床面,始终保持闭链运动,与床面贴紧,整个过程建议持续5-10分钟。

足跟滑动训练

(4)坐位垂腿训练:患者坐床边,用健侧脚勾住患侧腿的脚踝,辅助患侧进行被动屈膝训练,患腿的重量放到健侧腿上,用健侧腿的力量有控制的,缓慢的,向下放,增加角度,在感到有明显牵拉感的位置,保持30秒到1分钟左右,然后继续,循序渐进,整个过程建议持续5-10分钟。

坐位垂腿训练

(5)侧卧抬腿训练:侧卧,患侧在上,患腿勾脚尖缓慢向上抬高20-30cm,不要超过45°,最高点停留一秒钟,然后缓缓下落至接近水平位置,再次抬起,循环往复,每组重复15-20次,每天3组。

侧卧抬腿训练

(6)俯卧后抬训练:俯卧,脚尖绷紧,膝盖保持伸直,大腿缓慢向上,在最高点停留一秒钟,然后缓缓下落,再次抬起,循环往复,每组重复15-20次,每天3组。自取腘绳肌肌腱患者,可以在术后3-5天再开始练习。

俯卧后抬训练

(7)重心转移训练:

左右转移:双足与肩同宽,在无痛或微痛范围内左右交替,移动重心,渐进性负重,缓慢将重心移到患侧承重3-5秒,逐渐增加时间,在无痛状态下,逐渐延长承重时间,直到可以单侧承重1分钟。

前后转移:双足前后分开,左右距离与肩同宽,患侧在前,健侧在后,前后移动重心,后足缓慢伸膝蹬地,将重心渐进性转移到患侧前足承重,保持姿势3-5秒,在无痛状态下,逐渐延长承重时间。

(8)被动伸直训练:患侧脚踝下方用软垫垫高,大腿肌肉放松,膝关节后侧悬空,自然下垂达到完全伸直,可以借助沙袋,把重物压在大腿髌骨之后的位置,增加拉伸感,每次伸直训练20-30分钟,重物的重量以训练时间内膝盖后侧有拉伸感,但是没有疼痛或微痛为宜。

被动伸直训练

二、早期:(术后3—4周)保护性康复训练阶段

目的:加强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练习,提高关节控制能力和稳定性,逐渐开始步态训练,逐步调整支具在0°—°范围屈伸,膝关节屈曲角度术后4周维持在°左右。

(1)辅助屈膝训练:加强版足跟滑动训练,患者坐姿后背靠紧墙壁,双手握紧弹力带两端,弹力带绕过患侧脚底,足跟贴紧地面,双手向后拉动弹力带,辅助膝关节做屈曲运动,屈曲到疼痛可耐受的最大幅度处,保持5-10秒,然后缓慢伸直膝关节,重复进行15-20次,每天3组。

辅助屈膝训练

(2)俯卧屈膝练习:俯卧位,双腿伸直,患侧小腿在无痛范围内缓慢勾起,尽力靠向臀部,勾到最大位置停住3~5秒,然后再缓慢放下,重复进行15-20次,每天3组。

俯卧屈膝练习

(3)坐椅顶墙训练:患者坐在椅子上,患腿的脚尖顶住墙壁防止滑动,身体坐稳坐正,缓慢向前移动身体,增大屈膝角度,在感到有明显牵拉感的位置,停下保持30秒到1分钟左右,然后继续,循序渐进,整个过程建议持续5-10分钟。

坐椅顶墙训练

(4)单腿站立训练:患侧单脚站立,健侧腿屈髋屈膝呈90度,双手抱肩,稳住身体,根据平衡能力,逐渐增加时间,一般练习至可患侧单腿站稳1分钟,即可脱拐行走。

单腿站立训练

三、中期:(术后5周—12周)强化肌力康复阶段

目的:继续强化关节活动度训练至与健侧相同,继续强化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稳定性,能够完全脱拐行走,逐步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并为下一步开始中低强度运动做训练准备。逐渐调整支具至0°-°范围屈伸,膝关节活动度术后8周达到°左右。

1.术后5周-8周:

(1)静蹲练习:双足分开,与肩同宽,调整脚离墙的距离,逐渐开始靠墙下蹲,下蹲至无痛角度,膝关节、脚尖朝向正前方,小腿长轴与地面垂直,下蹲角度小于90°,在无痛的最大角度逐渐增加时间,每次保持30秒-2分钟,每天三组。

静蹲练习

(2)单侧离心训练:患侧腿站于台阶上,健侧腿悬空,患侧腿屈髋屈膝身体前倾,缓缓下落,至患腿与地面呈60度后起身,重复动作,10-12次1组,每天3组。

单侧离心训练

(3)单侧臀桥训练:仰卧双脚与肩同宽,屈膝屈髋,健侧承重脚趾抓地,患侧抬起腿伸直,大腿后侧发力将臀部抬起,肩髋膝成一条直线,感受臀部发力,保持骨盆稳定。每次30秒-1分钟,每天3次。

仰卧双脚与肩同宽,屈膝屈髋,健侧承重脚趾抓地,患侧抬起腿伸直,大腿后侧发力将臀部抬起,肩髋膝成一条直线,感受臀部发力,保持骨盆稳定。每次30秒-1分钟,每天3次。

单侧臀桥训练

(4)贝壳训练:侧卧患侧朝上,双腿并拢,屈膝90度,屈髋约度,保持头肩髋足跟位于一条直线,将患侧腿膝盖缓慢向上外展,打开至最大幅度,缓缓落下,保持骨盆稳定,两足跟始终并拢,每组15次,每天3组。

贝壳训练

(5)全蹲训练:保护下进行全蹲训练,增加膝关节屈曲角度基本接近正常,可以扶稳定结实的桌子或楼梯,用体重逐渐向下蹲,在有明显牵扯感的位置保持不动,逐渐下压增加角度。注意保持身体要正,双腿平均分配体重,每次5-10分钟。

全蹲训练

(6)提踵训练:站姿腿伸直,双脚与肩同宽,缓慢向上提起脚跟,将身体大部分重量放置于脚前掌,在动作顶端稍停1-2秒,然后缓慢下落还原,每组15-20次,每天3组。

(7)功能自行车训练:膝关节肿痛不明显的患者可以开始功能自行车训练15-20分钟,增加肌肉力量,活动关节角度,提高关节灵活性。

功能自行车训练

(8)上台阶训练:台阶的高度逐步由10cm增加到15cm、20cm。患者站于台阶前,患腿抬起屈髋屈膝置于台阶上,脚掌踏实,重心前移,患腿发力伸髋伸膝抬高身体,使健侧腿踏上台阶,重复10-12次,每天3组。

上台阶训练

2.术后9—12周:

(1)被动屈曲角度逐渐至与健侧相同,主动屈伸膝角度基本与健侧相同,且无明显疼痛。

(2)弓步训练:两脚与肩同宽,患腿向前迈出一步,躯干保持直立,屈膝重心下压,使前侧小腿垂直于地面90度,后侧大腿垂直于地面90度,保持动作45-60秒,重复3组。

弓步训练

(3)侧蹲训练:两脚与肩同宽,患腿向外迈出一步,屈肩屈肘双手合十放于胸前,屈髋屈患侧膝重心压向患侧,感受患侧大腿前侧发力,保持1-2秒,再将膝伸直重心回到中立位,循环往复,每组15-20个,每天3组。

侧蹲训练

(4)下台阶训练:患侧腿站立,缓慢用健侧腿迈下台阶,患腿屈髋屈膝重心下压,开始时台阶不应太高,逐渐增加屈膝的角度,重复10-12次,每天3组。

下台阶训练

(5)继续强化肌力,使用弹力带进行之前的训练内容,增加抗阻股四头肌、腘绳肌力量训练,增加髋关节抗阻外展、内收训练。

四、后期:(术后13周—24周)运动功能康复训练阶段

目的:继续强化肌力和关节稳定训练,增加耐力训练,全面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逐渐恢复运动功能,开始中低强度运动,并向高强度运动过度。

(1)慢跑或在跑步机上跑步,从快走逐渐过渡到跑步速度,直线跑,变速跑,变向跑,15-30分钟。

慢跑或在跑步机上跑步

(2)跳台阶训练:屈膝双脚同时跳跃到台阶上,重复动作,注意屈髋屈膝缓冲,膝盖与脚尖冲齐,台阶的高度可随着恢复状况增加,每组10-15次,每天3组。

跳台阶训练

(3)侧向跨跳训练:站在15厘米高的台阶上,屈膝跳跃到一侧地面上,单侧脚支撑落地,注意缓冲,注意膝盖与脚尖冲齐,每组10-15次,每天3组。

侧向跨跳训练

(4)增加平衡和本体感觉训练,可以借助平衡垫或平衡仪器。

(5)开始步伐训练,跳跃训练,绕八字训练,急停急转训练,侧方移动训练,增加膝关节灵活性。

(6)等速运动评定H/Q比率达80%,运动员可开始专项练习。注意:此期间重建的韧带尚不足够坚固,故训练应循序渐进,不可勉强或盲目冒进,并且应持续强化肌力以保证膝关节在运动中的稳定及安全。

特·别·提·示

研究数据表明,美式橄榄球运动员ACL重建术后只有63%重返赛场,平均花费时间为10.8个月。

术后是否及时康复对后期能否最大限度恢复功能至关重要,建议大家积极面对,以免延误病情。同时提醒在家自我康复的小伙伴,由于缺乏专业人员的现场指导需时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touxian.com/gzys/109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