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xwdt/
文
蒋校长
非知名军网铁血网创始人,五道口男子技校辍学,军品材料砖家。铁血军事,一个专注于时事热点、军事历史的平台,有料,还有趣!
蒋校长旧文《中美贸易摩擦,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出现了》分析了当前中美博弈双方都关心的结构性问题,今天咱从另外一个视角聊聊,中美竞争中国的产业优势和未来机遇,大餐准备半月有余,篇幅较长,还请老铁们慢慢品尝。
2月和3月份是国家统计局和各省统计局,发布年经济数据的时间。从全国来看,年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结果,暂未把港澳台统计在内),首次突破90万亿大关,比上年增长6.6%。具体到产业层面, 产业增长3.5%;第二产业增长5.8%;第三产业增长7.6%。
上面的数据,只是一个整体的数字,那么这个数字到底算好还是一般?构成这个数字的组成部分,例如各个产业,实际发展的如何?特别是最重要的高端产业发展如何?年又将如何发展?
今天,犀牛就为大家系统的解读下:
一、中国经济一览
首先,没有对比就分不出高下,咱们看看全球年的经济数据,把中国和其它国家来做个综合对比:
总量上,依然是世界第二,这个就不用说了。根据IMF的预测,全球GDP总量大概是84.84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占比24.16%、中国占比16.03%,中美两国加起来,就占了全球经济总量的四成。排名第三的日本只有5.86%,其它的就依次递减了。
各国GDP前十二强:
注:截止本文创作时间,尚无巴西、意大利、加拿大三国政府公布的GDP数据,所以犀牛采用的是IMF在去年底的预测数据。其它诸国都已经在1-3月间陆续发布了经济数据。
前十二强增长情况:
从增长率看,印度7.4%,排 ;中国6.6%,排第二;美国并没有达到特朗普期望的3%,但以美国的体量来说,2.9%也是不错了。
了解完GDP总量和增长率,接下来咱们再看看净增情况。
十二强经济增量:
按照IMF的预测,年全球经济净增 .15万亿美元,前十二国的净增加起来,总计3.93万亿,占了全球净增的94.8%。二八法则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而在这十二国中,中国净增 :1.36万亿,占全球净增比32.77%。而增长率 的印度,实际增量只有0.万亿。从这个数据来看,中国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的地位,确实不是浪得虚名。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纵观年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情况,中国依然表现非常亮眼。在体量 的组(中美)里,中国的增长率是 的;在增长 的组(中印)里,中国的体量和净增是 的。
看完总量,咱们再看看人均GDP:
年,咱们的人均GDP是元人民币,按近期汇率,大概是美元多,增长率是6.1%。
从人均GDP来看,咱们离1万美元的大关是越来越近了。年超过1万美元基本上是稳了。
根据世界银行(年 )的标准,可以把世界各国按照人均收入水平,分成不同的等级:
低于美元为低收入国家;
在至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
在至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高于美元为高收入国家。
年世界银行所统计的个经济体中,高收入国家81个,中等偏上收入国家56个,中等偏下收入国家47个,低收入国家34个。
中国现在的人均收入水平,处于中等偏上中的偏上,离跨入高收入也不算太远了。别忘了,就在年的时候,咱们的人均GDP才美元,还处于中等收入偏下的档次,十一年的时间,十三亿人口,整体升了一个大级别,翻了2.7倍,跨进中等偏上收入的档次。这个速度 算的上奇迹了。
前十二强里的印度,年人均GDP才美元。跟咱们比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
当然,我们前面看的都是总体数据,中国这么大,各地的发展也是不均衡的,所以咱们再具体看看各省份的数据:
中国分地区GDP前十二名:
从数据来看,年GDP排名前十二的省份,广东和江苏两省都超过了9万亿元人民币,这两个省份加起来,核算成美元的话,那差不多有3万亿美元,能排在世界第五,仅次于德国。单独排的话,广东也能排在第14的位置,能把当年的海上帝国西班牙给PK下去!
这12个省市里,有5个人均GDP超过了美元,进入到了高收入的俱乐部,其中上海更是超过了2万亿美元。
所以总结来看,年中国的经济数据,还是非常牛的,值得每个国人为之自豪的。当然了,咱们最强的是总量,高居世界第二,但是在质量和人均上就差很多了,这个也不用讳言,但也不用自惭形秽,毕竟咱们发展的时间很短,只要慢慢追赶,一定可以追上去的。
和质量和人均不足比起来,更大的挑战是复杂的内外部环境。
去年的内外部环境都比较复杂。外部主要是 ,这对外部经贸环境的稳定性、市场的信心,以及主营净出口贸易的企业来说,肯定是有冲击的。
内部来说,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叠加去杠杆降风险,肯定会对企业的经营产生影响。内外交织下,困难是可以想见的。在本月初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领导人也提到:
“多边主义受到冲击,国际金融市场震荡,特别是中美经贸摩擦给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市场预期带来不利影响”。
“我们面对的是经济转型阵痛凸显的严峻挑战。新老矛盾交织,周期性、结构性问题叠加,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我们面对的是两难多难问题增多的复杂局面。”
所以说,在去年这样的环境下,咱们能取得这样的经济成绩,确实是非常不易的。在犀牛看来,咱们之所以能抗住这些内外部冲击,交出一份比较漂亮的经济答卷,和这几年新动能产业的持续发展是脱不开关系的。年的经济发展,也没有悬念的要押宝在新动能产业上。
▲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任务
新动能这个词,可能是近几年中国含金量 的一个词了,在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了新动能,之后每年的政府报告都会提及。年更是把新动能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开头总结汇报的六大领域就有新动能;结尾计划任务部分,十大任务中新动能排第三,前面两个是关于政府宏观管理和政策方面的,所以落实到具体的经济领域,新动能已经上升到数一数二的位置了。
那么,这个新动能到底是什么?都包括哪些领域和行业?为什么国家会这么重视它?
其实新动能的概念从字面上很好理解,与之相对应的是旧动能,既然有新旧,那就是个替换的关系,替换的什么?替换的是支撑和推动国家发展的动力。例如新兴的产业、新的技术、新的业务形态、新的创业环境和模式等。
具体到产业的话,主要是这几类: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共享经济等新业务形态、互联网/数据+传统产业。
从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
工业方面: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9%。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2.9%。
服务业方面: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4.6%。
消费数据上:年全年网上零售额亿元,比上年增长23.9%。
去年全国GDP增长6.6%,而新动能方面的增长都在全国水平以上。不仅是增长率高,在整个产业中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这个数据充分的说明了一点:
新动能相关产业确实已经成为当前复杂环境下,中国经济的新动力和新引擎。
所以今天的文章,犀牛就为大家分析解读下中国新动能相关产业的发展情况。
二、新动能相关产业的发展情况
在解读之前,首先做个简单的科普。犀牛通过分析各种政府报告、统计公报,大致把新动能相关产业分成下面三大类:
类:新技术和新产业,这个主要是《高新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二类:新模式产业,这个主要是以互联网经济为主,例如网络零售、共享经济都属于这类;
第三类:“+”产业,这个主要是新的技术和模式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带动和唤醒传统产业,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号的前面是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新的动力和元素,+号的后面是传统的产业。
这里面比较复杂的是《高新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相关部门在年公布了《高新技术产业分类标准》,在年公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标准》。
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指的是:国民经济行业中研发投入比非常高的制造业行业,包括: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等6大类。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包括: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9大领域。
这其中又把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七大产业单独抽出来,其中工业的部分划分为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七大产业的服务业部分,划分为战略新兴服务业产业。
说到这里要做个简单的介绍,很多网友一听到第三产业、服务业,可能直观上就会觉得服务业技术含量低、虚。其实服务业不止包括酒店啊、餐饮啊这些,直观上感觉技术含量低的行业,还有很多技术含量非常高的行业。
例如这里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七大工业产业,每个产业都有自己的配套服务业。国家在统计数据的时候,是把这些服务业也归类到第三产业的,但是这些行业的知识含量、技术含量,可是非常高的。它们对第二产业的意义也是非常大的。
另外像技术与研发服务、网络技术服务、医疗服务等,这些行业无论从技术含量,还是对国家经济质量的价值来说,都是非常高的。
所以国家在划分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时候,并没有简单的按照之前的农业、工业、服务业这样的三次产业维度进行划分,而是按照技术与创新水平、研发投入情况、引领国民经济未来发展能力等方面,把最有价值的产业给组合起来。
例如高新技术制造业,因为是专指制造业,所以都是来自工业(第二产业)部分,而战略新兴产业,就既有工业部分,又有服务业部分。
并且,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其实也有重合的部分,像高新技术里的医药制造,它和战略新兴产业里的生物产业,就有重合的部分。
所以犀牛根据这两个大产业的具体行业,再结合新模式大类和“+”产业大类,梳理出了新动能的十一个大产业:
这些产业都有一个特征,它们既是未来有吸引力的产业,也是已经取得了实际经营成果的产业。接下来,犀牛就挑其中的部分产业,进行下简单的回顾: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包括:网络及办公设备制造、网络通信服务、电子元器件及专用材料制造、软件开发、互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所有新动能相关产业中排名非常靠前,这几年社会知名度 的几个行业,差不多都在这个大产业里。像半导体、5G、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基本上都是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