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峰斋诡话人生一物35童年的小

北京手足癣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646.html

作者曾用过的类似的竹篮。

35.童年的小竹篮

在我的记忆中,从来没有人给我买过新玩具。但我们家却有一样即可以当做玩具,又是劳动工具的东西。玩别的东西肯定会被骂作是“贪玩、懒惰、没出息”,而玩这个东西却不仅不会被骂,有时还会得到表扬。这个东西就是我们家的一个小竹篮。

竹篮是我的玩具。我们家唯一的竹篮是个不知从何而来的老旧之物,但它看起来却很特别:椭圆形,个头不大不小,颜色黄中泛绿,竹篾编得不太紧密,但也不稀疏。在我很小的时候,我把篮子当球踢,在空地上追着滴溜溜转的篮子满地跑。虽然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但却玩得兴高采烈。年龄稍大些后,在与小伙伴玩“办家家”时,我常学着电影上的铁梅那样,用一条毛巾盖在竹篮上,把篮子套在手肘处,假装给“邻家”送去我能想象出的种种“好东西”。我们几个小姑娘还捧着竹篮模仿跳起了芭蕾舞“大红枣儿甜又香”,逗得围观的大人们哈哈大笑。上小学以后,有一次我发现迎春花就算变干后颜色依然鲜艳,于是很有创意地把一大束变干了的迎春花插到篮子里,整理成一个美丽的大花篮,然后挂在阳台上很显眼的位置,常引得阳台下面过路的人驻足观看。

竹篮是我的工具。爸爸常督促我学习铁梅“提篮小卖”的精神,要学会“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手握各种“购物券”,挎着篮子满大街采购的过程中,我发现用篮子装运东西一点也不觉得重,而且满大街的大人们都对精明懂事提篮采购的我投来佩服的眼光。我还常用竹篮去装从食堂垃圾堆捡出的好菜叶,从开水房碳渣堆里捡出的煤核,然后在经过小河边时,将竹篮子沉到河水里,让水流从镂空的竹篮缓缓流过。不一会,篮子里经过流水冲刷的菜叶不那么粘稠难闻了,甚至还变得鲜绿可爱起来。篮子里黑乎乎的煤核一下水也立刻被冲洗净了浮渣黑灰,渐渐露出没被烧尽的焦炭本色。

最开心的是挎着竹篮走向旷野去采苦刺花。我在苦刺花枝条锐利的尖刺丛中采摘着“苦刺花”回去当作食材,却在无拘无束的自由中享受着属于自己的片刻宁静。在春夏季骄阳下的地头河滩,我能把人吃的野菜或喂猪的青草装满竹篮;但在寒风萧瑟的秋冬荒地上,面对空空如也的竹篮我却只能无奈地长吁短叹。那一刻我开始讨厌篮子的“能装”,更反感妈妈强加给我的“每日任务定量”。我甚至希望篮子不幸消失,让我不再为装满它而奔忙。

没想到,一语成谶,几天以后这个篮子就真的永远“消亡”了。在一次“挤”购猪肉的拼搏中,人小身矮的我被汹涌的人浪挤压紧贴到购物的窗口下面差点被踩死。等我被大人们从窗口里面抱出去以后,我在无数双脚的空隙里看到那只竹篮早已被踩成了一堆凌乱的竹片。唉,我记忆中的竹篮,这竟成了你最后的下场!不过,你的身影和“功绩”却早已留在了我的心中。你成了我生命中的一丝记忆、一缕阳光、一滴清泪、一炷熏香…..

在购物袋满天飞的21世纪,据说有人又在提倡重新使用竹篮。对此我不禁哑然失笑:此物真有必要提倡重新使用吗?另一方面,我对“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比喻也颇觉可笑:讽刺别人竹篮“打水”的人,似乎首先就暴露了自己的智商。“打水”虽不成,但未必就不能“打捞”吗?

现实生活告诉我们:我们千万不可小看了社会上那些貌似古朴憨厚的各类人肉“竹篮”。

End

感谢阅读,敬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touxian.com/gzhf/153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