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IDF糖尿病足临床实践指南

医治白癜风的专家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83860.html

翻译

翻译小组

解读

糖尿病足研究院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于年发布了《IDF临床实践指南:糖尿病足》,详细介绍了糖尿病足相关的周围神经病变、周围动脉疾病、溃疡、感染以及夏科氏足的概念、病因、机制、诊断以及治疗,为糖尿病足的诊疗和防治提供了理论支持。糖尿病足研究院将结合《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版)》对这篇指南进行解读。本文先介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定义、概述、流行病学、临床表现。

关键词:糖尿病足,周围神经病变,危险分级,保护性感觉

定义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足溃疡进展的主要原因。DPN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会严重影响溃疡的发展,导致灾难性的结果——截肢。

DPN的发病率16%至66%,其发生率增加和糖尿病病程和血糖控制不佳有关。神经病变的定义是神经疾病或破坏。国际公认的DPN定义是“排除其他原因后,糖尿病患者表现出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和/或体征。”

概述

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无法察觉温度变化、震动、本体位觉、压力,最严重的情况是感到疼痛。有些患者表现为痛性感觉神经病变,包括烧灼感和刺痛感等症状,称为感觉异常。

DPN有多种临床表现。患者可表现为“阳性”或“阴性”症状。阳性症状是病人主诉的(主观发现),包括感觉异常(刺痛感、感觉过敏、灼烧感、痛觉超敏或皮肤蚁走感)。阴性症状是通过临床检查发现的(客观发现),包括感觉麻木,濒死感/嗜睡感、或双下肢肌力减弱。

大多数神经病变患者都有特定的DPN症状和/或体征,应予以认识和重视。高达50%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症状,最常见包括烧灼感、触电感或刺痛感、感觉异常、感觉过敏和深度酸痛。神经性疼痛通常在夜间和休息时加重,这些症状最常见于足部和下肢,但在某些情况下,手部也可能受到影响。然而,由于多达一半的病人可能无症状,只有在检查后或患者出现无痛性足溃疡或足感染时才能诊断。当神经病变出现时,临床医生要引起重视并注重预防性治疗。

流行病学

慢性感觉运动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累及周围神经系统的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感觉性周围神经病变会导致痛觉丧失,痛觉是我们的足部给我们的反馈,告诉我们什么时候需要休息,较少用脚,更换合适鞋子以避免软组织破坏、损伤和局部压力过高所致的软组织受损。

神经病变的进展,导致足部保护性感觉的丧失,使得足部容易出现损伤和溃疡。小传入神经纤维传导痛觉和温度觉,而大神经纤维传导触觉、震动觉和关节位置觉。运动神经纤维的损伤导致足部小肌肉萎缩(内在肌),导致足部畸形和运动功能下降。足部内在肌受累及会导致关节不稳定。随着神经支配的减少,肌肉会出现萎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不平衡会导致柔性畸形,进而进展为僵硬性畸形。僵硬性畸形使得足部受到更多的异常压力,溃疡便更容易形成。

自主神经病变可能是糖尿病肢体疾病中最容易被忽视的。自主神经受累会损伤病变的血管调节功能,并可能导致皮肤纹理和松紧度的改变,导致皮肤干燥和开裂。皮肤干燥主要影响足底。局部排汗功能失调可能会导致足部皮肤潮湿,增加真菌感染的风险。随着皮肤变硬,反复摩擦区域的适应性变差,可能会出现皮肤过度角化。如果不治疗,病变会进展为皮肤变厚和硬化,并使得深层组织的压力增大,导致溃疡。

DPN的进展

A.失去感觉(周围神经病变)是危险级别提升,导致并发症风险增加的第一个决定因素。这种病变将患者的危险级别由0级升到1级。当合并周围动脉疾病(peripheralarterialdisease,PAD)、结构性足部畸形或甲真菌病时,危险级别升至2级。可以用5.07的单丝(monofilament,MF)在脚上施加10g的压力来测试感觉用以评估感觉神经病变。如果患者能感觉到单丝,可以用其他试验来评估,比如Hz音叉(震动觉)、neuroptip(痛觉)和温度觉。一旦感觉丧失,将会出现踩碎玻璃、图钉和其他物体,或穿着不合脚的鞋子等情况,均使得患者面临风险。同时持续不断的步行压力,使得神经病变的足更容易发生溃疡。

B.随着运动神经病变的进展和足部小肌肉的失神经改变,我们将会看到足部内在肌的无力、萎缩和不平衡导致高风险的“内在肌阴性足”。趾间关节屈曲和跖趾关节过伸会导致爪形趾,使得跖骨头(MTP)降低,向远端挤开跖侧脂肪垫,无法为跖骨头的骨性突起提供缓冲。肌肉不平衡导致足部畸形,使足部生物力学发生变化,使足部承受重复应力。持续不断的步行压力可能会导致老茧溃烂,继而发生感染。

C.随着神经病变的进展,负责痛觉和温度觉的无髓鞘神经将受到影响。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会抱怨足部疼痛(在常温下有烧灼感或刺痛感),足部感觉热或冷。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版)》对DPN临床表现的定义

1.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双侧肢体麻木、刺痛、烧灼感、触电样疼痛及感觉异常等。

2.近端运动神经病变:一侧下肢近端严重疼痛为多见,可与双侧远端运动神经同时受累,伴迅速进展的肌无力和肌萎缩。

3.局灶性单神经病变:可累及颅神经或脊神经。颅神经损伤以上睑下垂(动眼神经)最常见,其次为面瘫(面神经)、眼球固定(外展神经)、面部疼痛(三叉神经)及听力损害(听神经)。

4.非对称性的多发局灶性神经病变:同时累及多个单神经,出现麻木或疼痛。

5.多发神经根病变:最常见为腰段多发神经根病变,主要为L2、L3和L4等高腰段的神经根病变引起的单侧下肢近端麻木、疼痛等。

6.自主神经病变:可累及心血管(直立性低血压、晕厥、冠状动脉舒缩功能异常、无痛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或猝死)、消化(吞咽困难、呃逆、上腹饱胀、胃部不适、便秘、腹泻及排便障碍等)、泌尿生殖[排尿障碍、尿失禁、尿潴留、尿路感染等,性功能障碍如男性表现为勃起功能障碍和(或)逆向射精,女性表现为性欲减退、性交疼痛]等系统,还可出现体温调节、泌汗异常,对低血糖感知减退或无反应,低血糖恢复的过程延长及神经内分泌障碍。

7.部分DPN患者可以无任何临床症状。

—待续—

IDF糖尿病足危险分级

危险分级0

危险分级1

危险分级2

危险分级3

足底感觉正常

保护性感觉消失

(LOPS)

LOPS伴足底高压或循环异常或结构畸形或甲真菌病

溃疡或截肢或神经病变性骨折病史

低危

中危

高危

极高危

文献来源:

1.IDFClinicalPracticeRe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touxian.com/gzhf/111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